食 色/文思豆腐\判 答
Ta Kung Pao
縱觀全中國,「動刀子」這件事,就數揚州人能包攬意境和美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烹飪界,如果用「刀工」來詮釋「武」,應該也不失為一種敬意。更何況這處風水寶地,早就以「三把刀」聞名遐邇,而相比於理髮刀、修腳刀,這一把亮閃閃的廚刀,顯然更有分量。
不少淮揚菜都考驗刀工,甚至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但還是都不如那一碗「文思豆腐」來得極致。方寸之間,游弋着一根根細如髮絲的豆腐線,根根清晰、不沾不連,雖是人工雕琢,但恍如天成,令人嘆為觀止。別看只是一道湯羹,但沒個三年五載的歷練,絕對要在這裏「翻車」。用的是平平無奇的內酯豆腐,可至少要用刀橫斷八十八下,豎切一百八十八次,才能先有薄如紙,後見細如絲。等這些步驟完成,再把配料和高湯燒開,勾芡,推下豆腐一氣呵成。
有刀工加成,味道自然也出落得驚艷,輕盈、爽滑,入口即化。對食客們而言,是欣喜若狂,但對廚師們來講,大概也堪稱入行以來,最魔鬼的試煉場。突然想起那人人傳頌的十六字箴言「食在廣州,味在四川,湯在山東,刀在淮揚」。淮揚菜系能有如此神奇的刀工,當然離不開當年富甲一方的鹽商們,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此言非虛。既然已經富到流油,在條件有限的當時,就只好一心專攻盤中飧了。富商們有本事把乾隆皇帝哄得樂不思蜀,自然也能讓自家廚師絕技傍身,每當請客吃飯時,就是各自亮活、默默較勁的「秀場」。只是這一道文思豆腐,恰好可在細微處,一窺當年的繁華。
其實精妙刀工,也不都為了炫技,正因為精益求精,才有超越食材所限的絕頂味道。不管是文思豆腐還是大煮乾絲,當時只道是尋常,轉身滿目皆琳琅。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