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色/帶刺洋薊\判 答
Ta Kung Pao
人性中「瘋狂」的表現形式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情緒的驅使,做不了意念的主人,就讓慾望狂奔;另一種是本能的推動,只為一試別無他求,縱粉身碎骨也無憾。大概這地球上第一個吃洋薊的人,就屬於如假包換的後者吧。
帶刺的遠不止玫瑰,看看洋薊(Artichoke)的世界,那才叫一個勇士之地,異彩紛呈。
作為西餐中的「個性食材」代表,洋薊在中國還沒放開手腳,最重要的當然是產地受限,但不得不說,它從處理方式到烹飪形式,都不像是廚房裏的比拼,更堪比一場大型冒險。好事者曾提出一個說法,西方上流社會要通過觀察女生懂不懂吃洋薊,去判斷她是否優雅到可嫁入豪門。這當然很不合理,公平點說,根本沒到吃這一步,光從一個廚師敢不敢動洋薊,就能判斷他是否足夠強勢到坐穩後廚。
它長在地中海沿岸,外形「人畜無害」,像一簇沒開放的蓮花,內部紫色的花蕊更帶出一股浪漫氣質。但要是摘下帶回家,多半定會後悔,為什麼外表如此溫和的植物,能生得如此「挑釁」?幾乎處處帶刺,每個部位都像一個關卡,在挑戰耐心的底線。從最外層開始,厚實的葉片前端帶有尖銳的刺,務必要剪去一段,等剝到花心,還要除掉最中心的絨毛,如果不小心留在菜裏,嗓子就「犧牲」了。最後將花莖去皮,留下最嫩的芯,一番折騰下來,食材都不算準備好。因為極易氧化變質,要提前準備出檸檬水,將處理好的部位放進去浸泡,最後,開始做菜。
當然了,辛苦值,身價高也值,洋薊之所以被譽為「蔬菜之王」,不僅營養豐富,味道也美,口感像嫩筍,回味甘甜,作配菜不搶味,還能提升餐品的質感和層次。只不過啊,上桌的是美味,背後的是「血淚」。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