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胡蘿蔔溫柔鄉\判答
Ta Kung Pao
沒吃過胡蘿蔔蛋糕的人,十有八九會把它定義成「黑暗料理」。但實際上,哪怕歐美甜食千奇百怪,對這一款有成見,都實在是冤枉它了。
胡蘿蔔蛋糕最早出現在一八二七年英格蘭的一本菜譜上,後來誤打誤撞在十九世紀廣為流行,至今已是歐美很多地區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了。餐後甜品這一項,它的出場頻次不低,當然也不負眾望,特別是人們看慣了故弄玄虛的把式,好比一個T台秀場華而不實,這時候胡蘿蔔蛋糕一露臉,就可謂萬紫千紅中的一波秋水,獨特素淨,比氣質、看味道,哪一樣都不輸。
說一句「廢話」,蛋糕都甜,但唯獨它的甜,早早便脫離了白砂糖的單調空洞,自成一格。不過,這也是很多人詬病的源頭,胡蘿蔔做蛋糕,真的可以吃嗎?當然,答案是肯定的,不但可以,還好吃得很。當時的歐洲,因為甜味來源稀有,普通人想做塊蛋糕吃幾乎不可能,於是絞盡腦汁,把高甜度的蔬果都找出來逐一嘗試。但有的水分太高、成品災難,有的單獨吃不錯,進了烤箱便讓人大跌眼鏡,來來去去只有胡蘿蔔,做成蛋糕後竟然出奇得香甜濕潤,一發入魂,是貴族們也慕名而至的水準。
胡蘿蔔本身清脆多汁,但帶着股生青味,可跟麵糊混合之後,經過高溫烘烤,這股味道便蕩然無存。而它自帶的清甜又能恰到好處融於麥香中,讓整個蛋糕質地提升一層,口感軟糯綿密,扎實不厚重,濃郁不油膩,無需太多糖就渾然天成。現在的很多配方上,會加入橙皮、核桃和葡萄乾,最後例行抹上一層奶油奶酪。對!就是這一步也成為了經典,比甜奶油更有層次,奶香裏滲出微酸,配合蛋糕在舌尖上舞蹈。一口,真的只需一口,就能陷入溫柔鄉中。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