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色/波蘭餃子\判答
Ta Kung Pao
如果讓我給東北老鄉推薦旅遊目的地,那絕對是中歐地區。不說別的,光食物就非常有親近感,一旦味覺落空,可以先到德國吃上一碗酸菜,然後「轉戰」波蘭,連餃子都有了。
當然,世界各國都有「餃子」,但能像中國這般,把它當成標誌性主食,特別是過年過節不可或缺的桌上「名角」,那還要屬波蘭。相差不多的緯度,加上相似的寒冷氣候,大概從基因上數,波蘭跟中國東北的飲食文化就異曲同工了。這裏也秉承着大口吃肉、大碗喝湯的豪放氣魄,把滿滿的熱量和高高堆起的碳水當成能量儲藏站,到波蘭,你也許會覺得冷,可一上桌,那股熱乎氣就蔓延開了。
波蘭餃子(Pierogi)也有自己響噹噹的名號,它不像意餃那樣迷你,從規格上看,就非常具備「地域特色」,我的東北老鄉甚至能一不留神「認錯人」。但形似神不同,中國人做餃子,從擀麵皮到手包,每個程序都暗藏一張手工技能卡;相比下波蘭餃子就是零難度,這邊的餃子皮不靠擀,而用「壓」。把一張大麵皮攤開,將水杯倒過來,杯口邊緣當成模具去「蓋章」,一張張外皮就完成了。等餡料裝進去之後,再把餃子皮對折、封口,最後用叉子壓花,看看成品,也是玲瓏可人的半月形呢。
更大的一點不同,是波蘭人在包餃子前就會將餡烹飪好,之後可煮可煎,無需擔心不熟。至於餡料則有肉有蔬菜,也有土豆泥、水果餡。別管是酸菜蘑菇餡、抑或雞肉餡,幾乎所有的料都打成「泥」,不會有北方餃子一嚼就蹦出真材實料的那股過癮勁。大概也是這個原因,芝士餡永遠一馬當先最受歡迎,柔軟中流動着蛋白質的絲滑,蘸上酸奶油或培根醬,就算不能跟鄉愁和解,也可聊以自慰吧?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