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民進黨「熱臉」貼烏克蘭「冷屁股」\朱穗怡
Ta Kung Pao
做好事不求回報,是一種美德,而民進黨當局卻利用這種「美德」來遮掩自己的醜事。最近台外事部門編列18億新台幣(約4.5億港元)的預算援助烏克蘭,美其名曰「純粹是台灣民眾善盡國際社會責任」。這真是好笑。台當局在編列這筆巨額預算時,有問過台灣民眾是否願意嗎?近日就有不少台灣網民痛罵台當局有錢竟然不先救島內弱勢群體,反而去「援助」遠在千里之外、與台灣地區關係不深的烏克蘭。台當局還宣揚「這筆援助不求回報」。其實,不是「不求回報」,而是「難有回報」。烏克蘭雖然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也知道中俄關係良好,但並未把中國大陸視為敵人。民進黨當局如果認為烏克蘭會因為這場戰事而「親台疏中(中國大陸)」,則是打錯算盤了。
早在今年俄烏戰事爆發不久,民進黨就已經在打烏克蘭的主意了,企圖把「烏克蘭問題」等同「台灣問題」,妄圖把「台灣問題國際化」,一方面增加台灣的國際曝光度,另一方面繼續拉攏像烏克蘭這些歐洲小國。近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等國的一些政客為向美國表「忠心」,在台灣問題上大做文章,配合美國打「台灣牌」。台灣方面也趁機加強與這些歐洲小國的互動,拉攏他們支持「台獨」。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台當局今年以來對立陶宛的投資就超過10億美元。對於烏克蘭,早前台當局已捐贈了近10億新台幣,如今又再計劃「援烏」18億新台幣。說穿了,民進黨就是搞「金元外交」的老把戲。
然而,不論台灣方面灑多少錢,都比不上中國大陸市場的吸引力。立陶宛因為和台灣地區互設所謂「辦事處」,導致立中外交關係降級,衝擊立陶宛外貿經濟。立陶宛業界怨聲載道,而立陶宛政府也曾表示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是一個錯誤。相較於立陶宛,烏克蘭在處理台灣問題時相當謹慎。曾有美國記者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中國尋求必要時以武力拿下台灣,台灣該如何應對?」澤連斯基只是說「今天烏克蘭的例子是全世界的例子,沒有人會從戰爭中受益」,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台灣」。此外,烏克蘭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梅列日科原本計劃訪台,但後來取消。由此可見,烏克蘭對中方的態度還是頗為顧忌,因為它深知自己根本不可能同時與中俄兩個大國作對,尤其戰後基礎設施重建,恐怕少不了中國大陸的協助。
台當局所謂「援助」烏克蘭,根本就是「熱臉貼冷屁股」,還說「不求回報」,不過是自找樓梯讓自己好下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