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台民間「另闢蹊徑」 打破民進黨「政治藩籬」\朱穗怡
Ta Kung Pao
這兩天島內業界「有人歡喜有人憂」。昨天海關總署在綜合評估相關整改措施的基礎上決定自12月22日起恢復台灣地區石斑魚輸入。這對台灣石斑魚養殖者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台灣七成石斑魚是外銷,而外銷的石斑魚當中有98%出口到大陸,尤其最近適逢聖誕節、元旦以及農曆春節,餐飲業對海鮮類的需求將較為旺盛。台灣石斑魚者否極泰來,但石化業者則是叫苦連天。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台灣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決定下月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的優惠稅率,即為零關稅恢復為2%至10%的正常關稅。如此一來,台灣石化產品的成本將大增,競爭優勢也將失去,恐將壓縮盈利空間。
大陸方面一「軟」一「硬」的政策,再次向外界傳遞了清晰的信息: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
近年,台灣漁農產品頻頻出現問題,包括菠蘿被驗出有害生物、香蕉農藥殘留超標、釋迦(番荔枝)和蓮霧被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石斑魚被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冰鮮白帶魚和凍竹莢魚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樣本等。兩岸經貿往來出現問題,本可遵循對話和聯繫溝通機制進行協商,從而解決問題。過去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堅持「九二共識」,在此政治互信基礎之上,兩岸建立了常態化的聯繫溝通機制,兩會通過協商簽署了23項促進兩岸民生福祉的協議,而兩岸交流之間出現的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解決。
然而,自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上台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單方面破壞兩岸政治基礎,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兩會協商中斷,兩岸交流、經貿往來中出現的問題無法解決。正是民進黨當局關閉了兩岸對話的渠道,阻礙解決台農產品因質量不佳被暫停輸陸的問題。
民進黨當局以為自己「擺爛」,不與大陸方面接觸、對話,就可以阻撓兩岸經貿交流,但島內業界怎會任由民進黨當局砸自己的飯碗呢?今年以來,中國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為釋迦(番荔枝)恢復輸入大陸多次跨海奔走,並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上與大陸展開協商。後來經台東縣方面組織業者整改釋迦質量,大陸方面今年6月20日起恢復輸入台灣釋迦。此外,中國國民黨及島內業界協助台養殖者改善石斑魚質量,並赴大陸參訪,如今如願以償。
台灣農產品接連恢復輸入大陸,一方面是改善了質量問題,另一方面是相關政黨、團體打破了民進黨當局的政治藩籬,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與大陸有關方面直接商談,獲得滿意結果。此一模式將鼓勵更多島內民眾、團體通過登陸參訪商談兩岸交流事宜,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