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台北故宮「去中國化」是笑話\朱穗怡
Ta Kung Pao
近日台北故宮爭議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發生三件珍貴文物被摔碎的嚴重事故,現在又傳出台當局準備在台北故宮大興土木,以「修復」為名,企圖掩蓋台北故宮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這並不令人意外。民進黨在野時已視台北故宮為「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它是兩岸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連結和象徵,典藏了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精粹,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台北故宮時時刻刻提醒着民進黨和「台獨」分子們,兩岸是一家,兩岸文化同宗同源,兩岸民眾血脈相連。如今民進黨大權在握,近年不斷加快「去中國化」的步伐,台北故宮自然首當其衝,成為被「修理」的對象。
早在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就已經對「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草案」中的文字動手腳:把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刪除。近年蔡英文上台後,更是進一步對台北故宮「去中國化」,任命「台獨」人士掌握台北故宮,要把台北故宮「台灣化」。對於台北故宮「南院」,台當局官員聲稱把其定位成「東亞中心」,未來不排除發展成為擁有多棟主題館的博物館群。其目的無非就是想稀釋台北故宮的中華文化象徵。但這些遠遠滿足不了「台獨」分子的「胃口」,如今還把心思動到了台北故宮的建築物上,企圖以「修復」之名把台北故宮的古典建築風格去掉,並加入西式元素,從外觀上對台北故宮「去中國化」。
台北故宮位於台北市郊陽明山,依山而建,碧瓦黃牆,在青山掩映之下,既典雅又清新。其建築風格仿照北京故宮,採取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左右對稱,古色古香。但根據台北故宮修復計劃,正館將在1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築作為入口,不僅取代現有的《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米色宮牆不協調,也遮蔽2樓宮牆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覺美感。館內則計劃拆除1樓到2樓的迎賓大樓梯,還將4樓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的八角中庭。這哪是「修復」?根本就是「打掉重來」。民進黨當局也知道相關「修復」計劃將會引起爭議,所以刻意不對外宣傳「故宮修復及再利用」公開說明會,以致兩場說明會合起來還不到20人參加,擺明就是想掩飾具有「去中國化」意圖的「修復」計劃。
然而,可笑的是,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去除台北故宮的「中國元素」,改名也好、改成西式建築也罷,都無法「去中國化」,因為台北故宮最重要的「中國元素」就是那60多萬件從大陸運來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才是台北故宮的精粹,是台北故宮代表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民進黨當局若真的要搞「去中國化」,就應該首先把台北故宮的所有文物歸還給大陸,從此一了百了。但民進黨當局捨得這些寶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