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不能忘卻的10月25日\朱穗怡
Ta Kung Pao
10月25日是台灣地區光復節。78年前,即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戰敗,日本裕仁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市區西部的台北公會堂(今為中山堂)舉行。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1946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由此可見,10月2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但民進黨當局在這一天卻裝聾作啞、一聲不吭,反倒是台灣民間在25日自發舉辦紀念「台灣光復節」78周年活動。「官冷民熱」的強烈對比,再次反映民進黨企圖抹去台灣同胞的抗日歷史、企圖抹去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8周年,也是台灣光復回歸祖國78周年。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鬥的一個勝利成果。台灣光復的歷史證明,儘管兩岸同胞經歷過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和隔絕分離,但是沒有任何的力量能夠把兩岸給分離開來,因為我們是一家人。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次年,清朝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雖然台灣從此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但抗日運動從未停止。在1895年5月日軍從台灣東北部登陸時,就已遇到島內軍民的奮勇抵抗。爾後在遭受長達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者殘酷統治中,台胞也持續與日本殖民統治者作鬥爭,島內死難者逾65萬人之巨。直至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宣告寶島重回祖國懷抱,這一天也成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為了紀念10月25日這個重要的日子,台灣方面訂為法定假日,但民進黨陳水扁政府於2001年取消把光復節作為法定假日,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後則取消舉辦紀念含光復節的活動預算,不再主辦相關活動。民進黨絞盡腦汁冷處理光復節,就是為了台灣民眾忘記光復節,忘記台灣已回歸祖國版圖,忘記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此外,民進黨也刻意淡化日本曾殘酷殖民統治台灣50年這段歷史,甚至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把「日據」說成「日治」,漠視慰安婦問題,而目的顯然是為了博得日本方面支持「台獨」,而不惜「自我奴化」。這如何對得起當年為抗日而流血犧牲的台灣先烈先賢?民進黨數典忘祖、歪曲歷史的無恥嘴臉顯露無遺。
然而,不論民進黨耍什麼花樣,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島內多個民間團體無懼「綠色恐怖」,仍舉辦活動紀念光復節,足以說明台灣主流民意期盼台海和平、兩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