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集/評判標準\趙陽
Ta Kung Pao
參加工作二十年,換過五個單位,每到一個新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面對領導。
起初,我會用是否親和來判斷領導的管理藝術,天真地以為待人隨和、平易近人的風格,就一定是好領導。記得第一家單位,是滬上一間知名的交通企業,我擔任總裁的文字秘書。我的直接領導是一個上海人,五十多歲,皮膚白淨,面相親和,我去報到的第一天,他笑呵呵地點頭,「蠻好,蠻好,有什麼困難,記得告訴我。」我心裏直呼幸運:這麼親和的領導,想來在他手底下幹活是好的。而坐在同一間辦公室的老員工,卻悄悄對我說:「儂要當當心,伊是出了名的難搞,工作上是既要、也要、還要,對員工則是小家敗氣,絲毫不體恤。」很快,我就嘗到了苦頭,倒不是因為他的吝嗇,而是讓我見識了他的「小氣」。
我用心寫的一段文字,很難挑出毛病,領導卻不開心,非要把「優良服務」改成「優秀服務」。我年輕氣盛,又覺得領導那麼隨和可親,以為直接說自己的建議沒什麼問題,便禮貌地講:「很少見到這樣的用法。」領導不開心,沒幾天就把我打發到下面的公司去,還美其名曰到基層鍛煉。同事笑我:「他不改上幾筆,怎麼顯示出是領導,你以後別再這麼傻了。」
後來,我的確不會再那樣傻了,也漸漸地改變了評判領導藝術的標準。曾國藩說:「危險之際,愛而從之者,或有一二;畏而從之,則無其事也。」人到中年,我深以為然。一個成功的領導,一定是前者的典範。下屬被領導的人格、魅力征服,才能激發真性情──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一起把共同的事情做起來,這個基礎一定是領導會給下屬足夠的尊重,套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善於發現,公道正派;不拘一格,用人所長。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