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集/看見美好\趙陽](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負暄集/看見美好\趙陽
Ta Kung Pao
短篇小說《我只見過他兩次》更像是一齣舞台劇:做了一輩子警察、從公安局長位置上退休的袁永強,回家途中邂逅了一對遺失了手機的銀齡夫婦,袁永強和太太想盡辦法幫助手足無措的他們試圖找回手機、切斷可能因手機遺失帶來的連鎖風險,不但沒成功,反而遭到無端猜忌。故事在袁永強的回憶中結束:受助夫婦中的男人,是他從警後破獲的第一起案件當事人,算上這次邂逅,袁永強一共見過他兩次。
小說保持了裘山山一貫的敘事風格,溫潤,質樸,對日常普通生活的小人物命運進行了靜水深流的藝術化呈現,讓人在閱讀中完成對普遍意義上的人性和心靈的藝術掃描,並在善良和現實的交織糾纏中,體悟到人性的深沉力量。
我喜歡這篇小說的原因,更在於它深刻地詮釋了何謂「看見美好」。袁永強雖然在邂逅之初就清楚那個「八十多歲的老男人」是曾經的罪犯,自己當年親手將他送進監牢,但善良的天性和警察的職業習慣,讓他不帶偏見、樂見美好,激發他「哄」刀子嘴豆腐心的愛人不厭其煩地施以援手,也從側面反映出曾經的罪犯以自新的姿態融入社會,由惡入善,收穫了幸福的晚年。
無疑,這些人性的「美好」,被作者裘山山通過文學寫作生動地表達出來,為讀者提供了在閱讀中「看見美好」的機遇和空間,自覺反思如何帶着「看見美好」的素養去對待生活日常的每件事、每個人,乃至對待人生。
我始終相信,文本閱讀所帶來的精神滋養,是碎片化的「信息快餐」無法替代的。看見美好既是修養,更是能力。每一次閱讀,我們都在看見美好中完善自我。在「元宇宙」全面滲透的今天,通過閱讀保持並提高看見美好的能力,不啻為當下讀書的重要意義。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