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美國急切想與中國對話的根本原因\張晴雲](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議論風生/美國急切想與中國對話的根本原因\張晴雲
Ta Kung Pao
自2017年開始,美國對中國挑起科技戰、貿易戰,全力遏制、打壓中國。美國清楚知道,中國的經濟體積已經接近美國的八成。有智庫預測,中國將於2028年或之前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因此,美國當前最大的戰略,就是拉幫結派,試圖圍堵中國;以威逼利誘的手段,令西方國家將在中國的投資和工廠全面撤出,拖中國後腿;並大打「台灣牌」,支持「台獨」分裂勢力,以此刺激中國,妄圖將台灣問題變成「東方版烏克蘭危機」,若台海發生衝突,便煽動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全面經濟制裁,希望可以消耗中國的國力。
美國內經濟深陷困境
但是到了最近,美國突然轉變調門,先後安排財金官員和國務卿訪華,尋求中美合作。這種轉變,說明了美國的債務危機進一步深化,銀行危機演變為擠兌的風險加大,美國將陷入長達四五年的經濟衰退期。加上龐大的國防和福利開支,這些剛性支出,不斷削弱美國國力。但美國卻利用其國際貨幣的兌換體系,凍結了俄羅斯資產,全面破壞了美國銀行體系的信譽,犯下了戰略性的錯誤。
面對這種困窘不堪的形勢,拜登政府發現同時與中俄兩國為敵,只會驅使中國和俄羅斯更加站在一起。拜登現在才發現犯了巨大的錯誤,開始調整策略,要拉中國的關係。看來,已經走遲了一步。中國的策略,就是要爭取更好的形勢,以利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避免冷戰對峙,推動和平合作,營造國際的有利於中國經貿發展,以利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際環境,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的最佳策略。
中共二十大和全國兩會後,中國在全球開展和平外交,加強與歐洲國家的經濟合作關係,進一步擴大與中亞五國、伊朗、土耳其的經濟合作,大力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基建投資礦產和原材料進口,與此同時,大力開展與拉丁美洲的外交關係和經貿投資關係,完成了全世界地區經濟合作和自由貿易區的布局。
中國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投資合作,擁有兩大優勢條件,第一,中國手上有三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外匯儲備以貨幣形式存放,有需要時可作購買科技產品、機器裝備和實驗室尖端儀器之用,也可以變成招募世界高端科技人才的資金,全力進行科技強國建設。第二,中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製造業,許多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礦床和農產品,中國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與這些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中國可以協助這些國家興建港口和鐵路、為他們進行礦床勘探,開採各種有色金屬和煤炭,實現科技合作和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