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內外/善用「樂齡科技」應對人口高齡化\吳傑莊
Ta Kung Pao
香港面對人口高齡化,「以老護老」愈趨普遍,引發的社會問題必須正視。科技日新月異,現今的「樂齡科技」林林總總,可以有效改善長者的安老生活。從廣泛社會層面來說,「樂齡科技」可以提升安老服務質素,紓緩護理人手短缺。從長者生活層面來說,更可鼓勵居家安老,讓在家安老的長者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幫助他們解決起居問題,有更好的自理能力,改善社交生活和精神健康,長遠減輕照顧者和社會的負擔,應對人口老化問題帶來的挑戰。而且,推廣「樂齡科技」也有助推動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打開市場。
然而,「樂齡科技」多年來仍未能在香港普及,長者的生活質素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相反,老人家照顧不足,甚至倒斃家中沒人察覺、失救致死等個案仍時有發生。近日就發生一宗長期病患的年老父女,被揭發寓所內身亡,以及一名獨居長者在家中死去8個月才被發現的事件。筆者聽到這些消息,既傷心難過,也慨嘆為何香港這個先進城市仍然會發生這類不幸事件。
善用科技支援獨居長者
其實科技可以幫助長者過更好的生活,安享晚年,預防這類獨居失救悲劇。就如為長者安裝「緊急召援系統」,目前只有約20萬名長者使用「平安鐘」服務,特區政府可考慮為所有有需要的長者提供類似服務。
特區政府強調以「居家安老」和「持續照顧」作為安老政策的基本原則,近年也有意發展「樂齡科技」,然而,相關政策零散,政府未有擔起主導角色,也沒有專責部門統籌指引,各部門和社會機構各有各做,沒有共同的政策目標和方向,造成措施力度不足,未能在社會上形成研發和應用「樂齡科技」產品的氛圍。
以政府在2018年設立10億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為例,至今才批出約5億元,以本港安老服務需求殷切的情況來說,為何基金使用情況未太踴躍?可見「樂齡科技」在香港的普及程度不足。基金在過去七輪批出的資助,主要針對受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或專業團體去申請,但超過一半數目的安老院舍屬於全資私營,不在基金的支援範圍內,變相令居住在有關院舍的長者未能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