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篇/西方霸權衰敗從意識形態衰敗開始\周八駿](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知微篇/西方霸權衰敗從意識形態衰敗開始\周八駿
Ta Kung Pao
最近,德國總理朔爾茨一席談,觸發我深思西方自我反省能力缺失這一當代重要問題。
上月朔爾茨先後訪問中國、出席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二十國領導人峰會、出席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訪問越南和新加坡。
朔爾茨早前在《南德意志報》主辦的經濟論壇上向與會者談其亞洲行體會。朔爾茨稱,在訪問越南和新加坡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東南亞國家後,他清楚地認識到「如今,世界正在日益多極化並發生根本性的結構重組」,並明確指出,歐洲和北美國家能夠享受世界上最好經濟——「穩定的增長、低通脹和高就業率」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返。幾十年前,越南和印尼等國家一直為歐洲和北美市場生產廉價商品。如今,世界擁有購買力的中產階級增加了10億人。
「民主對抗威權」是遮羞布
其實,朔爾茨作為新認知而與大眾分享的,早在數年前已為西方若干政治人物及其他知名人士所發表。例如,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8月27日在法國駐外大使會議上發表演說,明確表示——「國際秩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顛覆,這可能是我們歷史中第一次面臨在所有領域的全面顛覆,造成深遠的歷史影響。這種顛覆是轉型,是地緣政治和戰略重組。我們可能正在經歷西方世界霸權的終結。我們已經習慣了自18世紀以來形成的、建立在西方霸權之上的國際秩序。這種西方霸權可能來自在18世紀受啟蒙運動影響的法國,19世紀受益於工業革命的英國,也可能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獲得經濟和政治控制權的美國。」「我們長期低估其影響力的新勢力也在此時拔地而起。這些新勢力包括中國、最近幾年戰略頗具成效的俄羅斯和新興的印度。」
再例如,2020年2月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主題是關於「西方的缺失」(Westlessness)。該年度《慕尼黑安全報告》以「西方的缺失」為標題,列舉西方內部矛盾及其與外部衝突,感嘆世界變得越來越不西方了,而且西方本身也變得不那麼西方了,從而提出「西方的缺失」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