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港飛起來\愉景灣社區青年 昌子琪
Ta Kung Pao
有不少小說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展現一座城市、一個民族百年發展歷程,這些史詩般的小說多會描寫個人在歷史洪流沖洗中的掙扎與苦難。香港作家西西卻獨闢蹊徑,讓香港開埠後一百多年的歷史輕盈地飛了起來。
《飛氈》(洪範書店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將香港化名「肥土鎮」,全書以肥土鎮花氏家族的興衰為發展主線,描繪了一副香港近一百多年的社會圖像。
小說的奇妙之處在於,它既寫實──從香港開埠時保守生活風氣與中西貿易文化的碰撞,到六十年代政府出台公屋及教育政策對社會的影響,到九十年代時代變遷中文化身份的重塑,將百年間香港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籠罩其中;書中又穿插着十分魔幻的段落,比如孩子們坐在飛氈上飄盪,溫情地注視這片土地。虛實之間,讓讀者更加珍視這座城市,亦傾注更多熱愛。
西西筆下的「肥土鎮」彷彿是馬爾克斯筆下的「馬孔多」,但與華麗而沉重的《百年孤獨》不同,小說中沒有主線情節,也沒有劇烈衝突,作者幾乎沒有正面描寫一百多年間香港發生的任何一件重大事件,她只寫普通人最瑣碎的生活,比如寫傢具──為了節省居住空間,人們開始把床做成兩層甚至三層;「荷蘭水」在市場的流行,詳細講解其製作工藝。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