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什錦/一齣碧玉簪,凝我江南思\侯宇燕
Ta Kung Pao
圖:《碧玉簪》是一齣先悲後喜的戲。/劇照
我自幼兒生長於京城,心裏卻把自己看作篤篤定定的南方人。父親,江蘇海門人氏,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負笈京城求學,自此留在水木清華;母親,高級實驗師,娘家離海門不遠,在南通市。父母的家鄉都人傑地靈,出過許多造福人類的偉人和文藝大師,如民族實業家張謇,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趙丹等。
父親鄉音難改,到老仍酷嗜家鄉的芝麻、紅豆心子湯團,白白鬆軟的窨糕,還有海門特產香沙芋。母親則從小就愛看越劇。小時在南通讀書時,作為好學生的母親竟然曾經逃課去追角兒。她是誰的粉絲?不得而知。反正一把年紀的老人家一談起童年逃課迷越劇的這段經歷,臉上就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我自小就隨母親看越劇,當然是電視裏常播的那幾齣,看得最多的是《紅樓夢》、《碧玉簪》。前者苦得讓人滴眼淚水,後者則先苦後甜皆大歡喜,女主人公終於從「改邪歸正」的丈夫手裏接過了鳳冠。可我的小心眼總為她的大團圓感到不值。丈夫這樣冤屈她,難道最後就這樣一筆勾銷了?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