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思考/多策並舉強化香港教育樞紐角色\徐聯安](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政策思考/多策並舉強化香港教育樞紐角色\徐聯安
Ta Kung Pao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措施方面,提出了不少具有前瞻性的舉措,內容更有政策性的影響,充分配合整個香港未來人才的發展大局。
首先第一個重點提到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增設獎項鼓勵勇於創新的教師,以及校園內外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等,筆者對相關政策措施深表認同。
吸納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學生
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吸納國際人才是刻不容緩。根據統計,未來香港人口持續老齡化,為補充人才短缺的問題,透過增加高等教育的非本地收生是重要的一步;事實上香港教育質素一向在環球競爭上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根據2024年QS全球大學排名,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七間香港的大學榜上有名。本地高質量的大學,提供多元化的課程,除了吸引內地學生外,亦可以積極吸引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秀學生來港升學。
筆者早前在浸大一項活動遇到數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等國的學生,他們都很喜歡在香港讀書,原因包括香港教育質素高、中西文化交融、繁榮而充滿活力、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以及香港人親切友善等。他們在校園和日常生活學習普通話和廣東話,並與本地大學生交流,他們熟悉香港的環境,更熟悉自己國家的環境,將來可充當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橋樑。
早前在本港舉行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主辦機構也邀請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參與接待工作,這個安排實除了讓學生們參與難得一見的盛事外,而這些參與論壇的嘉賓在會場見到這些學生,不單能感受到自己國家的學生受到重視,也令到論壇增添一份親和力,這些學生也會向對方說好香港故事。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