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交流/「對歌仔戲,我有一種使命感」
Ta Kung Pao
圖: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副主任莊海蓉(右)與學生楊婉婷合影。
「我一直在想,我上輩子是不是跟戲曲有淵源。」台灣戲曲學院原副校長、台灣著名戲曲研究專家蔡欣欣說,小時候經常夢見自己在戲班裏。其實,典雅細膩的梨園戲和崑劇才是她的最愛,但兩岸同根同源的歌仔戲,卻成了她耗費心血最多的劇種。用她的話說,「對於歌仔戲,我有一種使命感」。
1992年,還在台灣讀研究生的蔡欣欣看到老一輩對歌仔戲的痴迷,便一頭扎進了歌仔戲圈子。「我喜歡讀劇本,喜歡看戲,要讓戲曲成為活態並繼續傳承下去,就要去關注當代劇團的生態。」蔡欣欣的研究從中國戲曲史開始,而更多的心力,花在了為歌仔戲做研究、記錄保存和兩岸推廣,「我們都努力希望傳統戲曲在這個時代繼續傳承和發展。」
廈門藝術學校歌仔戲班學生楊婉婷,是一名「00後」。戲曲界的「乾旦坤生」(指戲台上男性扮演女性角色,而女性扮演男性角色)讓她着迷。「我很喜歡小生這個行當,很帥。」楊婉婷同樣也是漳州人,外公唱過歌仔戲,父母至今仍是歌仔戲演員,姐姐也是廈門藝校歌仔戲班畢業,現在是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演員。已經三代與歌仔戲結緣的楊婉婷年紀雖小,但與蔡欣欣、鄭亞玲、莊海蓉等前輩一樣,對歌仔戲抱有強烈的使命感。
「歌仔戲是國際級的非遺,可以傳承,能走很遠。我們學戲曲,不可能一夜爆火,要一代一代傳承,要一年一年積累。既然學了這門藝術,我就要傳承,要讓它發揚光大,我不會半途放棄。」面對當前社會的種種誘惑,楊婉婷堅定地對大公報記者說。
「兩岸的歌仔戲藝人和學界,都在努力為傳統戲曲找到更多的出路,兩岸歌仔戲年輕一輩的未來,值得期待。」蔡欣欣表示。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