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美國製造❷/汽車關稅反噬美車企 特斯拉恐遇「零件荒」
Ta Kung Pao
圖:汽車關稅反噬美車企 特斯拉恐遇「零件荒」
美國被稱為「車輪子上的國家」,汽車業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總統特朗普打着「讓製造業回流」的口號濫施關稅,但25%的汽車關稅卻對美國本土汽車產業造成衝擊。美媒報道稱,美國汽車重鎮密歇根州底特律已開始感受到關稅帶來的「陣痛」,有的工廠已經停產裁員。隨着美國對中國加徵145%關稅,有消息指,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已經暫停從中國進口零部件,本土生產將被打亂。
重組 北美汽車生產「一體化」終結?
【大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CNN報道: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北美汽車供應鏈已深度融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早已被視為一體。在汽車組裝的過程中,需要多次跨境運輸零件。目前美國製造的汽車中,大部分的零件來自於加拿大和墨西哥,佔比約25%至60%不等。特朗普政府計劃在5月3日徵收的汽車零部件關稅,再加上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的關稅,尤其讓汽車相關企業叫苦不迭。
以汽車上的活塞為例,從原料金屬鋁開採到最後組裝到新車上,要在美、加、墨不同工廠之間運輸5次,涉及3次跨境運輸。有的零件要運輸達七八次。阿利安塑料公司總經理比利亞雷亞爾表示,「原本企業只需承擔材料和加工成本,而如果每個環節都被徵收關稅,累計稅率可能讓企業不堪重負。」
目前,有部分車企考慮把美國銷售的主力車型生產地,轉移至美國。但任務非常艱巨,美國人工成本高昂,搬廠投產至少數年才能完成。加拿大有14個汽車製造基地,涉及美國三大車廠有9個,搬遷一個至少5億美元。加拿大有1400家汽車零部件廠,在美國18個州擁有156家零件廠,為5萬美國人提供就業機會。有專家表示,單是將加拿大整個汽車產業遷回美國,保守估計需要花費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幣)。墨西哥汽車經銷商協會執行主席羅薩萊斯表示,當前墨西哥製造的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佔比接近20%,這是30多年來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結果。就算將生產搬回美國,也不代表創造新的本地就業,因為汽車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已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