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搶地/深圳首輪賣地高價拍出 吸金200億
Ta Kung Pao
從幾個熱點大城市全年首輪集中供地的數據來看,在多重政策利好因素「催化」下,房企拿地積極性已逐步提高,但民營房企的參與度仍有待進一步提升。4月底,深圳8宗涉宅用地進行土拍,共吸引華潤、中海、保利、招商、華發、萬科、金地、越秀、卓越、深業、安居、建發、聯發、天健、坪山城投、深汕投控等近20家房企參與競拍。央企、國企佔比約9成。最終所有地塊均被競拍至最高限價,全部完成出讓,收金近200億元。
相較此前已完成首輪供地的北京、廈門、武漢、成都等熱度一般的城市,以及大灣區城市東莞首批次8宗宅地流拍6宗的情況,深圳此次土地拍賣取得較好成績。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一是本輪供地多宗地塊銷售限價相比2021年有所上調,等於給開發商留有一定利潤空間;二是深圳整體新房庫存消化周期在熱點城市中處於較低水平,且經過年初以來的疫情,需求暫時被壓制了尚未完全釋放,加上地塊出讓數量較少、一些地塊本身比較優質,以及3月份以來大環境吹暖風,都增加了開發商對後市走勢的信心,形成了開發商搶地的態勢。
深圳首輪集中供地出讓呈現較高熱度,8宗地塊中有5宗報名房企數量在8家以上,最終所有住宅用地均以最高限價出讓。央企、國企仍是拿地主力軍,深圳本土國企拿地最多。李宇嘉指出,一是深圳房地產市場開發難度較高,對開發商綜合開發能力要求較高;二是去年以來深圳是民營房企因為高槓桿、爆雷比較集中的城市,民企資金鏈緊張,房地產民企整體仍處在流動性困境之中,央企拿地也是為了「托底」市場信心。
對於不同區域之間的土拍熱度存在較大差異,分析認為,是房企出於「規避風險」等考慮,或越來越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及部分點區域「落子」。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