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可貴的放棄\葉 歌
Ta Kung Pao
一九九七年,美國職業男籃明星「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帶病參賽,為芝加哥公牛隊贏得又一個NBA總冠軍。美國文化中充斥着此類倡導毅力、自律、永不言棄的警句、寓言和故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John List卻說,每個堅持到底、終獲成功的傳奇故事背後都有幾百萬因「一根筋」大錯特錯、浪費生命的例子,懂得適時放棄比固執到底更可貴。
我們為什麼不放棄?有時是害怕改變可能帶來的損失,有時因為之前在項目上已投資太多,不甘放棄。但凡事都受到遞減效益(diminishing return)規律的制約:重複某種行為,哪怕一直成功,日子久了難免索然無味,甚至有一天回報會低於投資。不過,List也承認改變不易。他曾經想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後來發現天賦不夠,這才改學經濟。他和青梅竹馬的女友從十六歲開始約會,之後結縭十數載,做出分手決定前也糾結了半年多。直到離婚後回顧,他才意識到拖延決定給家裏所有人都增加了痛苦,包括他想要保護的孩子在內。
List指出,如果某個重大的人生決定需要思考、討論那麼長時間,這至少說明當事人內心深處早就希望作出改變,只因外界壓力、社會期待及本人成見而遲遲未果。實際上,那些當機立斷採取行動者三個月、六個月及一年後都比猶豫拖延者快樂多了。當然,他並不是主張輕易放棄,而是鼓勵大家斟酌得失,找到對自己最有利、最能發揮特長的道路,然後再改弦易轍。
List是經濟學家,習慣於理性思考。只是人生中的很多決定並非是錙銖必較計算出來的,收入與支出的權衡也未必能帶來最讓我們無怨無悔的結果。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