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老友記」\葉 歌](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墟 里/「老友記」\葉 歌
Ta Kung Pao
二○二三年一月中旬先從內地到香港,再到美國三藩市,最後回到小鎮家中。連頭帶尾不過七八天,但歷經三個時區,亞洲、美洲兩個大陸的五個城市,使用的交通工具包括飛機、地鐵、出租車、私家車、走路等。基本每天都在路上奔波,起早貪黑,挺辛苦的。
這一周的亮點,除了疫情三年來首次長時間去多地旅行、首次在美國線下參會,還多次進餐館堂食,就是見到了兩位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第一位住香港,我倆上次見面是二○一八年。二○一九年疫情前我也曾到訪香港,不巧她有事回內地,沒能遇上。第二位住加州史丹福大學附近,上次見面還在二○一二年。和她們相識都超過二十年了,儘管平日不常見到,但一直靠微信保持聯繫,很為難得。
兩位老友都是我的同齡人。和我生活經歷簡單不同,她們各自的人生不說驚心動魄,至少稱得上波瀾起伏。她們遭遇並戰勝的挑戰大多和家庭有關,丈夫、兒女的挫折及需求往往被她們放到個人需求之上。但她們也不是傳統的賢妻良母,有工作、有事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成為家中臨危不亂的定海神針,令人敬佩。易地而處,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做得同樣好。
以前母親轉發的「雞湯文」說晚年需要老本、老窩、老友、老(夫)妻,生活才能幸福。我們這些七○後還沒到退休年齡,也未必願以老人自居,但長遠打算,努力為人生畫上圓滿句號永遠不會開始得太早。
老友就是那些知根知底,曾與我們一起咀嚼過同一片泥土的草根相識。有了她們,我們的過往才有了根基和形狀。疫情過後,更覺人生不易,人情可貴。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