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頤和尋舊\葉歌
Ta Kung Pao
疫後重返南京,朋友們都推薦市中心的頤和路公館區。這裏曾是二十世紀初高官、名人和外國使節居住的「高尚社區」。根據一九二九年民國政府頒布的《首都計劃》打造成現代建築示範區,共二百八十七座獨立的花園洋房式別墅,有二百二十五棟至今保存完好。
從南大鼓樓校區步行到寧海路,穿過環島,進入江蘇路,來到公館區十二片區。這裏包括二十六座最早修繕完畢的別墅,佔地面積為整個公館區的百分之十,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也是全國第一批文化歷史街區之一。別墅風格大同小異。都是三四層的小樓,外牆砌青磚或紅磚。人字形大屋頂覆蓋黑瓦,窗櫺深紅。一樓有四方天井,花園。外繞塗上淡黃油漆的圍牆,鐵門緊閉。有的有大、小陽台,有些屋頂開老虎天窗。總體風格素雅、整齊。加上夾道的法國梧桐、廣玉蘭、香樟等,讓我想到上海武康路的風情。那日碰到了幾組拍婚紗或藝術照的遊客,但總體幽靜,少見人、車。
頤和路公館區正式開街迎客在二○一九年。疫情一來,民國飲食文化展、建築風情展等統統關閉。目前開放的小別墅大部分經營餐飲、住宿等,還有很多沒開放。只能沿着探出凌霄花、大石榴和爬山虎的淺黃圍牆走走,感受下民國風。和蘇州平江路比,這裏歷史建築的銘牌多不完備。有的只有一個名字,並無生平介紹,令人遺憾。
孫科故居未開放,只有塊門牌。右邊有個月洞門,穿過去是個下沉式廣場。周邊居民在此乘涼、閒聊、下棋。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舊時王謝堂前燕也未必不快活吧。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