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建築學心理\葉歌
Ta Kung Pao
一位研究先秦經學,精通《易經》,專攻讖緯學的內地國學老教授給我講古。大學文學院的新居落成,他過去一看,前後門的走勢正合了一句話:「歪門邪道走下坡路」,於是怫然不悅。後來請了專業人士來「改風水」,後院做好紫藤架、流水池,前門又放上兩隻石獅子作為「鎮邪神獸」,這才放心。果不其然,一兩年內他們學院喜報頻傳,成果斐然。
此舉是否提倡封建迷信?老先生說不然,這更多是為滿足群眾的心理需求。試想一下,如果一切照舊,聽之任之,日後出點啥事大家都會聯想到是風水不好。做了一點小改動,就能打開心結,讓大家安心工作,何樂不為呢?
老先生還批評如今的設計師、建築師都是「維也納派」,喝了洋墨水卻消化不良。比如,西方建築師希望高空俯拍時見棱見角,層次分明。中國古建築卻要站在平地上看,講求四平八穩,開闊通達。中西審美有別,所以當他看到學院前門正對對面大樓的斜側,宛如有把尖刀迎面直刺,就氣不打一處來。而且,當地氣候濕熱,大窗通風通氣才是王道。建築師卻給大樓房間都設計了百葉窗,美則美矣,實用性、舒適性比傳統的大窗差遠了。
老教授雖是一家之言,也不無道理。學習外來文化應該因地制宜,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而「集體無意識」,或者說古已有之、源遠流長的民間信仰也需小心輕放,耐心引導,才能有助社會和諧。只是,凡事都要適可而止。總是勞命傷財、折騰改運就難免有走火入魔之嫌了。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