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急轉型 做學校「有益補充」](http://img.takungpao.com/2021/0806/20210806042455363.jpg)
培訓機構急轉型 做學校「有益補充」
Ta Kung Pao
圖:培訓機構需急轉型,做學校的「有益補充」。\網絡圖片
曾幾何時,在西安北大街十字路口往西的路面上,每逢休息日,從早到晚接踵而來的學生和家長們排起「車龍」,成為獨特的周末標誌。然而隨着「雙減」的到來,這種景象旋踵即逝。「其實,疫情之後,線下班人數就已經明顯少了。而隨着『雙減』的發布,機構前門不讓進了,就改走後門了。」在學而思培優西安北大街學習中心為孩子報了語文、數學和英語三門課程的西安市民王女士坦言,「雙減」似乎給機構帶來影響,但他們反應也很快。「7月30日教育部發文明確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劃分後,他們馬上反饋家長,提出周內上課同時結合在線學習的方案。很多家長當即就表示接受。」 在「雙減」公布當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率120餘家校外培訓機構聯合發布倡議書,倡議校外培訓機構服務中小學生全面發展,正確認識校外培訓定位,加快轉型成為有益補充。發起倡議單位包括新東方、好未來、作業幫、猿輔導、高思教育、一起學、精銳教育、掌門一對一、學大教育、51Talk、高途教育等機構。 「大型教育機構基本上都具有線上和線下的雙模式,轉型和轉身都有空間。」肖偉偉告訴記者,經過近20年的發展和沉澱,目前能叫得響的教育培訓品牌,都擁有較為穩定的生源、師源。經歷「陣痛」之後,他們稍稍調轉思路,便可以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而對於中小型教育培訓機構而言,就不會那麼容易了。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