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玉言/香港「一國兩制」下的人民性\小杳
Ta Kung Pao
圖: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建築十分密集。\資料圖片
前不久與義工朋友探訪公屋。其中一家不足三十平米的房子,住着祖孫三代。客廳兼作卧室,擺着一張上下鋪,年過九旬的婆婆熱情地招呼我們。一個神情有點異樣的女孩呆坐在唯一的椅子上吃西瓜,一位黑瘦的老者默默站在窗邊──義工告訴我,老者是婆婆的兒子,當漁民;女孩是孫女,有智障。我們一進來,小屋立馬顯得擁擠不堪。婆婆說自己耳朵聾了,但老人臉上一直笑盈盈的,幾次請我們坐床上,我不好意思坐,將帶去的禮物袋送給老人,老人從床下取了盒椰奶給我。我再三推阻,老人追到樓道塞給我,朋友說拿着吧,婆婆一片心意。走到樓梯口,老人還站在樓道朝我招手……那盒椰奶我直到今天都捨不得喝,不忍心喝。擺在辦公桌上,每每看見就心痛。 祖孫三代住着上下鋪房子,九十多歲還要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孫女……就這樣,他們在香港還算是不錯的,因為有公屋可住。街頭樹蔭下坐着的那些老人,平靜的表面背後有怎樣的苦楚? 香港作為一個發達經濟體,看起來光鮮亮麗,但總感覺哪裏不對頭,隱藏着一種不健康狀態。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