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西方制裁 俄擁四大王牌
Ta Kung Pao
自從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西方對俄羅斯祭出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經濟制裁。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國之一,俄羅斯沒有坐以待斃,利用手中的能源、金融、稀有金屬和糧食等四張王牌進行反擊,因此,一個月過去,這3000多項制裁暫時未能產生西方聲稱的「痛苦」效果。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31日簽署總統令,要求「不友好國家」須用盧布購買天然氣,反將西方一軍。制裁是把雙刃劍,如果西方一味只對俄羅斯揮動制裁大棒,只會進一步影響全球油價、糧食和原材料的價格,從而增加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的風險。
能源牌:一劍封喉
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和30%的原油進口都來自俄羅斯,其中以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對俄能源依賴度尤深,其中六成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由於能源供給的特殊性,俄羅斯通過龐大的管道網絡向歐洲輸送油氣,大管徑、長距離管道的建設成本高、周期長,一旦建成,供需雙方即相互依賴、難以分割。失去歐洲市場對俄羅斯而言,俄方可以把能源轉手賣給亞洲等地的買家,歐洲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供應商。
當前歐元區通脹率已經創下7.5%的歷史新高,而歐洲天然氣庫存率目前降至40%,比去年下降15%,已處於危險邊緣,如果俄羅斯關閉閥門,歐洲經濟可能進一步出現混亂,也意味着今年冬天再次「凜冬將至」。因此,儘管歐盟近期提出加快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但內部分歧依然難消。
歐盟尋找替代能源供應商的嘗試也未取得顯著進展,挪威是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但其儲備正走向枯竭,荷蘭因為要降低因開採天然氣而帶來的地震風險,產量需要減半。歐盟近期頻頻向卡塔爾示好,但對方已明確表示,無力彌補這一巨大缺口。美國在3月25日與歐盟簽署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供氣協議,但美歐雙方均缺少接收液化天然氣的大型終端設施,短期內難以大幅增加貿易量。
除了天然氣之外,西方還在考慮選用更可靠的替代品來彌補俄羅斯在石油供應中的份額。值得指出的是,俄羅斯每天平均提供1100萬桶石油,包括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甚至沙特阿拉伯在內的其他石油生產國,都無力彌補這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