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智造融合 深化產業鏈構建
Ta Kung Pao
【大公報訊】記者蔣煌基廈門報道:智能製造是2022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26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聚焦話題。「+人工智能」時代,大陸人工智能產業體量大、市場廣闊,台灣在特定領域的深度挖掘有比較優勢。台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冠勝表示,目前台灣提供的數字科技,可賦能大陸工業企業和製造企業走向國際,甚至在RCEP內更具競爭力。他希望兩岸工業製造商能借助智能製造進一步融合,搶灘RCEP,拓展國際市場。
據悉,台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是由15家台灣企業50餘位台灣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組成的非盈利協會。該協會這次組織了4家企業赴廈門參展。「智能製造涉及廣泛,一家企業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台灣半導體等相關產業疫情以來有明顯發展,但受疫情和俄烏衝突等國際形勢影響,台灣也面臨着材料短缺、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近幾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等發展勢頭良好,為兩岸產業合作和台企在大陸市場進一步擴大提供了良好契機。」徐冠勝認為,兩岸智能製造領域深度融合亦可深化產業鏈構建。
其實早在2018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即專門設立智能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致力於推動兩岸智能製造及裝備產業發展與交流合作。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副召集人史濟春曾指出,當前兩岸裝備製造業都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兩岸企業家可以通過合作項目對接、共同標準制定等具體方式,共同推動兩岸智能製造與裝備產業健康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融合發展。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