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图书馆”里的《苏联的民主》
Beijing Daily
春晖
《苏联的民主》,(英)斯隆著,邹韬奋译,竖排繁体字印刷,韬奋出版社出版,1939年5月生活书店初版于重庆,1946年1月第二版,出版社更名为韬奋出版社。我手里的这本为1947年9月东北版,来之颇为传奇,曾是中原大学“马背上的图书馆”的藏书。
书上钤有“中原大学图书馆”圆形章。1948年8月2日,中原大学正式宣布成立,校址设河南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陈毅兼任该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即校长。
《苏联的民主》书后有极具史料价值的附录,系1936年12月5日苏联第八次全国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新宪法》,共十三章一百四十六条。本书是作者根据他在苏联五年的实际生活的经验,把渗透于苏联全国人民各方面生活中的民主精神,活泼亲切地呈露于读者的眼前。译者在序言中说:我国古语有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今日正在力图动员全国参加抗战建国的过程中,苏联民主的办法与成就是很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斯隆的这本书所以在这个时候更有介绍的价值,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国在抗战建国的这个伟大时代,必须加强民主以彻底动员广大民众来参加抗战建国的伟业,这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了……我怀着这种种的热烈的希望,很诚恳地把这书的译本贡献给全国的同胞。序言末尾署:韬奋记于全民抗战社 二十八、三、十五。即1939年3月15日。
史学大家章开沅在《我的学术生涯》一文中说:1948年冬天,如同千千万万进步学生一样,我辍学进入中原解放区,被中原大学校方看好我这个三心二意的“理论人才”,被留在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从此与历史建立不解之缘。以后中原大学随军南下,我又隶属于该校新创办的教育学院历史系。1951年秋中原大学与华中大学合并,两年以后正式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我并在这个学校的历史系教了一辈子中国近现代史。并有《岁月如歌亦如梭》文中回忆了当时的艰苦岁月:我与千千万万的民主青年一样,满怀革命激情奔赴中原解放区,前往刚解放的古城开封,进入刘、邓首长亲自创办的中原大学。中原大学虽然是借用河南大学的正规校舍,但由于我们到校较迟,只能住在临近贡院由考棚改建的简陋宿舍中。寒冬腊月,朔风呼号,大雪纷飞,我们盖的却是两斤半的薄棉被,和衣卧在土砖砌成的冷炕上,早上起来仿佛身上一点热气也没有。
看了该文,才知章先生任教过中原大学,而这本《苏联的民主》恰是中原大学的馆藏图书,我想如将此书寄先生一观,他一定会有万千感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吧。
寄去此书后几日,就收到先生寄回的书,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封,上有他的题跋钤印:此书原为中原大学图书馆收藏,最早可能属于华北大学,一九四八年中原大学在河南宝丰成立,华北大学一批干部、教师南下支援,据说全部图书只有两匹马载运,号称“马背上的图书馆”,一九四九年七月中原大学全部南迁武汉,想必又把书带来江城。睹物思往,不胜感慨。章开沅 2013年1月7日。
先生言及的“华北大学一批干部、教师南下支援”,据有关记载,194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专门找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希望中央从华北抽调人员支援中原大学,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中央决定从华北大学选派孟夫唐、刘介愚等同志随潘梓年南下到中原大学工作。
我这本《苏联的民主》,辗转几个省、存世七十多年且加盖了“中原大学图书馆”印章,贴有图书馆“借阅要则”的书,躲过了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历经沧桑,手捧该书,摩挲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