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在每天确诊数万的情况下染疫,BBC记者亲身体验求验求诊难](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12B1A/production/_123507567_hi074299546.jpg)
香港疫情:在每天确诊数万的情况下染疫,BBC记者亲身体验求验求诊难
BBC
香港政府一直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检测、医治患者还是追踪个案,各个层面的安排都严重滞后。
2月中旬,我的家人出现发烧、喉咙痛、咳嗽等病症,使用自行购买的快速病毒抗原测试剂,结果呈阳性,我也未能幸免,翌日快测结果同样呈阳性。
虽然已打两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但我的病情不轻,体温一度超过40度,喉咙肿痛得无法说话和进食,一度在睡觉时有少许呼吸困难,挣扎是否应该去急症室。
但香港疫情愈趋严重,确诊数字不断上升,近期每天确诊数以万计,累计这一波疫情造成过千人死亡,大部分是长者或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香港医疗体系在崩溃边缘,社交媒体不断流传着病人塞爆医院的片段,一度有病人需要在严寒的天气下在医院外等候或接受治疗。
最后,我选择了和很多香港市民一样的决定,自行家居隔离,学习“与病毒共存”。
求医难确诊难
香港当局呼吁轻症患者切勿前往医院,但可以选择到特别设立的指定诊所求医。
这些诊所运作执行上处理方式不一,一些诊所认为我们未被当局正式判断确诊,而拒绝让我们预约,但后来这些诊所又接受快检呈阳性的患者预约。
但首先,你要成功打通电话预约。
“你所拨打的号码暂时未能接通……”连续两天,我们从早上9时,不断打电话,到诊所关门的时间,电话也没有成功接通。后来当地新闻报道,这些诊所早已预约爆满,诊所外则有人投诉求医无门。
患者可以求助私家医生或医院?可惜的是香港的多家私家医院已表明拒绝接待所有新冠患者,并把发现的所有个案转介公立医院,这一情况遭香港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教授批评“道德错误”、“对不起市民”。
我联系的几名相熟私家医生也透过电话向我表明,不会接待新冠相关个案,其中一名不愿意署名的私家医生对我说:“你就算来我也只是给你止痛药,普通咳水,你只有多多休息。”
我也尝试寻找一些可提供网上诊症的平台,这些平台不多,以中医为主,但问题是当我喉咙痛至不能发声,也不知道如何透过电话让他帮我诊症。
对于上班族来说,他们需要求医的另一个原因,是需要病假纸——香港许多公司提供弹性安排措施,让员工只需提供快测结果便能够领取病假;但也有很多公司需要当局一纸证明,这些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最后也是被迫前往公立医院的急症室。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增加了公共医疗体系的压力。
要得到当局的一纸或一则简讯证明,需要很大的耐性,在我发病初期,香港政府并未承认市面买到的快速病毒测试剂的结果,当局建议自行检测呈阳性的患者,要自我隔离,并委托健康亲友到指定地点取得深喉唾液样本樽,再在特定时间交回收樽的地点,由当局检测后判断该名患者是否确诊和继续追踪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