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承认人口严重流失 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多举措揽才未提23条立法时间表](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789B/production/_127257803_gettyimages-1244072685-2048.jpg)
香港政府承认人口严重流失 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多举措揽才未提23条立法时间表
BBC
香港新任特首在年度演说开首即提出有关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进一步立法建议,同时提出多项优惠境外企业与人才迁入措施。
2022年10月19日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就任两个半月后发表其首份年度施政报告,提出多项“主动招揽目标企业和人才”措施。
李家超在星期三(10月19日)的演说中承认香港劳动人口在过去两年流失约14万,但并未承认这与2020年中国颁布《香港国安法》后出现的移民潮有关。
他提出针对海外与中国大陆企业设立300亿港元(38.2亿美元;276亿元人民币)的“共同投资基金”,另设立100亿港元基金推动大学科研成果商品化,同时推出多项针对“高端人才”的留港签证优惠。
不过,李家超在演说开首强调要先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与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落实北京提倡的“爱国者治港”,提出包括推进进一步制定国安立法的准备工作,以及规管民主派反政府示威群体曾广泛采用的众筹活动。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主任曾锐生教授(Prof Steve Tsang)评论说,警察出身的李家超上任至今已证明了他对中共政权的忠诚,而如今香港的安全挑战已因为《香港国安法》而被平定,发展经济就是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
曾锐生教授对BBC电视世界新闻台(BBC World News)说:“北京仍然希望香港对中国有用,而只有经济蓬勃,香港才会对中国有用。”
这次也是2021年12月香港立法会根据北京整顿选举制度改选,民主派议员“清零”后首次听取特首施政报告。绝大多数党派均对李家超的报告表示欢迎。
身兼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的新民党主席兼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说:“很高兴行政长官李家超宣读一份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及有前瞻性的施政报告……回应了市民的诉求,无论在土地、房屋、医疗、安老、青年人发展等等,都很详尽的回应了我们在面对的迫切问题。”
建制派最大党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形容李家超的施政报告“施政展新风,尽取民发展,为民燃希望”;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形容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计划打破了香港“积极不干预”的政策作风,给予市场正面讯息。
在近90名立法会议员中唯一自称属“非建制派”的新思维主席狄志远批评,李家超在报告中大篇幅讨论如何“用钱抢人才”,却没有谈如何挽留人才,是“本末倒置”,促请特区政府先进行人力评估,再透过人才培训机构增加本地人才,方可治本。
在立法会内已无席位的民主党则评论说,李家超“只谈如何吸引外地人才,对挽留本地人才却像爱理不理”,尤其在医护、教师、社工等专业。
民主党主席罗健熙在一份声明中说,十分同意李家超表示抗疫“不走回头路”,他认为香港市民对政府的防疫政策感到疲累,“可惜施政报告没有就取消不同限制提出时间表,期望政府日后可以以科学为本抗疫,尽量减少对民生的影响,尽快放宽甚至撤消各项非必要的入境限及本地的社交距离限制”。
香港外资商界同样仍然认为全面撤销新冠病毒病(COVID-19)抗疫措施十分重要。香港英商会总裁戴林瀚(David Graham)在发予BBC中文的声明中说:“商会乐见行政长官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将人才放于首位……然而,商会相信这些倡议只能在与全面重开边境,并进一步放宽COVID-19措施之下,方可奏效。”
香港美国商会总裁翁以登博士之指出,商会认同特区政府认识到改善香港地位尤其是国际竞争力的急迫性,“然而新冠相关限制仍然存在,且撤销速度不够快,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