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哀伤”学者为研究社运年青人难逃哀伤 真诚过活移英续寻生命真谛
Voice of America
在近年移民海外的数十万香港人中,包括了一位被这股巨浪卷到英国的“生命意义”大学教育工作者,陈智豪副教授。在香港这个严重被物质蒙蔽、利欲薰心的社会中研究“哀伤”并且教导“面对死亡”,本来已经是一门冷门的学问;但讽刺的是,当感觉到研究2019年社会运动后年青人的哀伤也可能出现危险后,他也被无情巨浪卷到英国,将他原有的专业“意义治疗”知识,渡人自渡,继续寻找生命意义。
正值香港各界热议最新施政报告如何更好地吸纳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非本地年青学生就读大专院校之际,一份香港传媒或可能故意遗留、或不敢报导、甚或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最新学术研究却揭示,最需要关心的,其实莫过于2019年社会运动过后的香港本地年青人。
受访青年经历哀伤、失落、愤怒,感到香港社会荒谬。研究报告作者- 毕生从事“哀伤研究”的前香港中文大学社工系学者陈智豪副教授(Dr. Wallace Chan Chi-ho)直言,当一个社会“变态”至哀伤的权利也被剥夺时,寻找生命的意义,便显得更加重要。
发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后年青人心理研究 呈现集体哀伤情绪
现职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社工学系(Northumbria University Newcastle)的陈智豪副教授近日接受了美国之音中文部的视频访问,除了介绍他这份题为Loss of Hometown: Young Hongkongers' Collective Grief following the 2019 Social Movement《失去故居:2019社运后香港年青人的集体哀伤》的研究报告外,也详细谈及他个人对当今香港社会心理状况的看法。
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任职的陈智豪副教授于2020年初孕育了奇想,将他一直以来研究有关丧亲与死亡等的哀伤议题,引伸至参与过2019年社会运动的年青人身上。他希望将自己在 “哀伤与失去”(Grief and Loss)的专业社工知识范畴,贡献一己力量,为这场运动过后社会上发生的转变,留下印记。
社工学者也有社会角色 研究社运后年青人贡献一己之力
他说,当年社运过后,他在大学里工作每天接触很多年青大学生,均看见感受到他们的哀伤,他自己个人也为着社运这事哀伤之余,发现了在受访年青人中的哀伤与生命意义,不只限于烦尘俗世,也涉及到他们认为香港的“死亡”。
陈智豪副教授首先说:“我会发现,其实原来不只是死亡,才会带来那份grief and loss(哀伤与失去),而是可能很多无形失去的时候,其实这些东西都为我们带来很多很深的感受,很深的哀伤。于是我突然之间就对自己说,因为当时很有趣,有个这样的想法,可能在这个(社会运动)事件当中,可能律师有律师的角色,可能甚至乎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角色,他会解释催泪弹的成份,有不同范畴的人都会在这个件事里面。”
结论:“香港不再是香港,香港已失去香港原有的元素”
这份于9月11日刊登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Loss & Trauma”的研究报告,引述一位19岁名叫Gwyneth的受访年青人,认为香港的“名存实亡”在于香港已经失去一切所拥有的核心价值,包括以往可以讨论“香港独立”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