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来信丨我们努力助选,珍惜香港来之不易的平静
Beijing Daily
香港特区立法会选举将于下月举行。身为香港民建联社区主任,这一段时间我的大量工作就是奔波在基层,动员大家投票,为选举做好服务。虽然每天都身心俱疲,但我内心是快乐的——香港社会终于是稳定、平静了。不由回想起,我来港27年的点点滴滴。
我是北京姑娘,中学就读于东直门中学,此后学习的专业是外贸。1994年,为了与先生团聚,我来到香港并正式定居。当时,香港的种种繁华都深深吸引着我。和很多初到香港的人一样,我需要克服经济、饮食、气候等问题,然而那时我面临更大的是语言难题。
在回归祖国前,香港很少有人说普通话。出门在外,我所听到的几乎都是粤语。香港的孩子,就算中文不合格,也可以照样上大学,因为中文不是香港学生的一个主要学科。即使大家出门补习,也是补习英语、数理化等学科,很少有补习中文的。这诱发了我开一家教中文和普通话机构的想法。
经过筹备,我的第一家普通话教学中心在1997年开门了。现在看来,这在当时还是挺有前瞻眼光的。香港回归后不久,特区政府规定学生中文合格才可以升入大学,很多家长就开始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了。最高峰时期,我在香港同时开设了12家普通话教育中心,教授的学员数以十万计。
日子就这么过了许多年。2017年11月,我牵头成立了香港普通话专业协会,凝聚起爱国爱港的普通话专业老师、教学团体、教育机构等等。大家平日里一起学习和探讨普通话知识,在春节、“七一”“十一”等重大日子举行文艺活动、朗诵比赛。慢慢地,到现在,我们在社区上的可联络会员已有三千多人。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