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敬群委员:要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精神”“中国气派”](https://bj--bjd--com--cn--aa93fe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203/09/62284844e4b054a93753a442.jpeg)
韩敬群委员:要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Beijing Daily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三体》获国际科幻大会雨果奖、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当代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力日益广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建议,要在多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韩敬群介绍,随着“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工程等三大工程的推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的丰富样貌。他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图书举例说,2021年,阿来的《云中记》和邱华栋的《北京传》分别输出了8个语种,“这些作品能输出多语种,充分证明了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受关注的程度。”
中国文学走出去形势喜人,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韩敬群说,目前文学作品的输出题材和风格不够多样化,要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可以包括丰富多样的内容,“有黄钟大吕,也有小鸟啼鸣;有大江大海,也有山涧小溪。我们不做一厢情愿的灌输,而要做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此外,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是要“有”还是要“好”,各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对欧美主流国家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输出力度相对不够。
韩敬群建议,鼓励国内原创文学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走出去提供更多选择;注重跟踪分析文学作品走出去之后的效果,从效果回推措施,做出必要调整;做好英文样章翻译工作,提高输出效率;创造更好条件,培养年轻翻译人才,吸引更多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参与文学输出事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宋佳音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