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同咏话人生](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wb/mobile/2022/20221018/20221018_020/20221018_020_1400.jpg)
霓裳同咏话人生
Beijing Daily
说起湖广会馆,也许你感到陌生,因为它的繁盛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如果说起在那里上演的戏曲节目,也许你会莞尔一笑。在湖广会馆闭馆装修之前,那里的戏楼就经常演出一些经典剧目,我也到那里听过戏。 湖广会馆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清末民初,谭鑫培在这里演过《坐楼杀惜》;曾国藩在这里办过六十寿辰;革命党人在这里频繁活动。原本用于联络乡谊,却逐渐发展成宣南一块文化胜地,一方戏楼,演绎人间故事……
“湖广”究竟指哪里?元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湖广行省,统辖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海南、广西及广东省的西部地区。就是说,当时的湖广省几乎相当于现在六个省级行政区面积的总和。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朝廷设置湖广布政司,专门管理两湖地区事务。从此,“湖广”指由湖南、湖北组成的两湖之地,湖广会馆的名称亦由此而来。
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湖南长沙人、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与湖北黄冈人、顺天府尹李均简为联络乡谊,在南城虎坊桥共同创建了湖广会馆。这座会馆的前身为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旧宅。张居正曾捐旧宅建立全楚会馆,后来,历经数次易主。及至清代嘉庆年间,部分旧宅扩建为湖广会馆。
会馆建立初期,主要是招待湖南、湖北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隋唐以来,朝廷以设科考的办法选拔官吏,明清尤盛。清嘉庆年间,每次进京应试的举子多达万人。京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各省举人均可应试。通过会试的贡士,还要参加皇帝亲自策问的考试,即殿试。湖南与湖北的举子远离家乡,在京食宿成了困扰他们的现实问题。尽管民间也有一些人家出租单间客房,专门接待应试举子,但那些“状元吉寓”价格昂贵,令寒门举子望而却步。为此,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凭借乡谊得到关照的住处,从而既摆脱经济窘境,又可扎堆取暖。此外,及第的举子等待朝廷分配官职,落榜的举子滞留京师等待三年后的会试,同样需要住所。所以湖广会馆的建立,对两湖举子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当然,会馆的创建人也有自己的考虑。举子们在家乡大都小有声望,并且有望“跃龙门”,对他们的慷慨相助是一种升值空间巨大的感情投资,相当于投资“潜力股”。
起初,湖广会馆规模较小,后来多次重修扩建。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扩充殿宇,修建戏楼,增设穿廊,建筑格局基本形成。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在湖南湘乡人、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主持下,再次重修。庭院内种植竹木花草,添置亭榭,堆积假山,山间装饰太湖石。不久,又在后院乡贤祠上面修建文昌阁,使之成为一座玲珑雅致的二层小楼。乡贤祠前有一口古井,每天子、午二时,清泉上涌,甘冽异常,被称做“子午井”。每年正月初,在京的两湖籍官员及各界同乡名士在大戏楼中举行团拜,并邀请名伶演出三天,觥筹交错间谈古论今,联络乡谊。此时,品尝子午井里的泉水成为一种口福。
除了两湖旅京人士聚会、礼神、祭祀乡贤外,一些社会名流及文人雅士也经常在花木扶疏的湖广会馆宴饮应酬,并举办或公或私的重大活动。比如,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曾国藩在这里庆祝六十寿辰;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活动;1916年,梁启超在此演讲宪法纲领;1920年,两湖旅京人士在此筹设两湖善后协会,以救济两湖灾民等。地处南城的湖广会馆,由当初旅京举子的“安乐窝”,渐渐变成了社会名流聚集的繁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