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君:中国《香港国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BBC
香港国安警察在最新一次行动中拘捕罗马天主教在港最资深人物陈日君枢机,引起国际回响。这位年过90的牧者成为了中国《香港国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香港国安警察拘捕原“612人道支援基金”五名信托人,指称他们触犯中国《香港国安法》,其中包括了罗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
香港国安警察称,90岁的陈日君等人“涉嫌请求外国或者境外机构,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制裁,危害国家安全”,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罪嫌。五人被扣查一天后获准保释候查,但须按照裁判官命令交出旅游证件,即不得离开香港。
陈日君成为香港警察的犯罪嫌疑人,引起国际关注。梵蒂冈称教廷会密切注视事态发展,美国国务院强烈谴责拘捕行动,英国外交部官员称香港警察做法“不可接受”。
拘捕行动过去数天之后,在参选期间披露其天主教信仰的中国香港行政长官当选人李家超首次评论说:“无论这个案件涉及什么人,最重要的是我们所针对的是他的犯法行为,与他的背景和思想没有直接关系。”
警队出身,在任特区保安局局长时主管筹备建立《香港国安法》执法体制的李家超5月15日说:“我想这个信息是很清楚,要告诉香港市民和国际知道,任何地方都有同样类似某些人的背景,让人一向对他有特别的支持和看法都说不定,但要是他的行为犯法,就必须依法处理。”
在李家超表态前,香港特区政府称,国安警察抓捕“完全与被捕人士的职业或宗教背景无关”;中国外交部驻香港公署称,“这些人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外部干预势力心知肚明,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教会高层里的“行动派”
陈日君1932年1月13日在上海出生,12岁被家人送进罗马天主教慈幼会备修院学习,1948年随教会到香港,1949年中共建政后无法返家而留下,后至意大利都灵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香港任教神学和哲学。
1989年“六四”事件后,陈日君到中国大陆多家官方认可的神学院担任客席教授至1996年,同年10月获任命为香港教区助理主教,2002年9月接替病逝的胡振中枢机出任香港教区第六任主教。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陈日君高调声援社会事件,批评特区政府政策,例如在2001年居港权争议中,大批大陆父母在港诞下子女被界定为无证儿童,以“庄丰源案”胜诉为契机提起诉讼,争取合法居留,而特区政府表明这些儿童在等候判决期间不得上学,陈日君继而公开呼吁天主教学校收留无证儿童读书,被特区政府警告可能犯法。陈日君的敢言作风与当了27年主教的胡振中枢机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舆论担忧他接任主教之后,可能使教区和特区政府关系紧张。
陈日君作为主教的角色如此重要,源于罗马天主教在香港有一定影响力。香港政府统计处推算,截至2021年底,香港人口740.31万;天主教香港教区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香港有天主教徒40.1万人。
香港中、小学以民间办学,收取政府补贴的“津贴学校”为主力,幼儿园更是全私营,而其中天主教香港教区及其下属机构是香港主要办学团体,据特区政府出版的《香港年报2020》记载,香港有249所天主教学校和幼稚园,就读学生约145875人。陈日君作为主教,同时成为了这些学校的最高负责人。
他就任主教后,董建华政府推出《基本法》第23条国家安全立法咨询,陈日君公开反对特区政府仓促立法,又称,表达忧虑和对咨询程序表示不满是爱国爱港的表现。时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批评他做不到“上帝归上帝,凯萨归凯萨”。
2005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期间包括韩国农民组织在内的国际示威者与香港警察爆发激烈冲突,防暴警察出动镇压抓捕。陈日君批评警方行动是“香港之耻”,引发香港警务督察协会及警察员佐级协会严重不满,扬言去信教廷投诉,陈日君批评这两家警察工会的举动反映香港存在“向上奉承,向下欺负”风气。
2006年3月,陈日君获教皇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晋升为枢机主教,成为有权选举或被选举为教皇的“红衣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