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无用”还是“大用”?任正非提醒了什么?
Beijing Daily
“重视那些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最近,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一则访谈热传。在被问及“怎么解决研发人员的工作极其重要但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时,他直言:“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也要让他过上体面的生活。没有体面生活,谁都不会去做……这个国家永远都不可能领先世界。”
话语直率,诚如斯言。很多科学研究和前沿探索,都是“寂寞的长跑”。比如“光的全反射”,尽管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早在1870年就总结揭示了这一原理,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光纤可以用于通信传输”的设想才被提出。再如电磁感应,尽管这一定律被发现后不久就有人发明发电机,但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彻底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相比,这些研究大多是原创性的、基础性的,实用价值往往不会立刻显现,有时不仅“十年才鸣”,还很可能“十年不鸣”,故而常常被调侃为“无用之学”。
“热爱科学的人很多,热爱‘无用’的科学却没那么容易。”必须承认,于此间耕耘的人,大多在坐“冷板凳”。由于“无用”,科研项目很难获得经费支持,进而错失可能获得重大成果的机会;也因为不能迅速转化为技术产品,不能即刻产生经济效益,市场反馈不会那么热情。特别是一些青年学者,面临的现实困难更加突出。一边是初出茅庐,年纪轻、资历浅、名气小,项目申请难、科研经费少;一边是成家立业,赡养老人、养育孩子、就医住房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汹涌而来。为此,不乏一些“好苗子”选择了“向现实低头,或科研热情锐减,或改换研究方向。不得不说,这都是科研事业的巨大损失。
科学研究,人才是最关键。基础研究,很多时候是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尤其依赖科学家个体在长期沉淀之后的“灵光乍现”。我们呼唤科研人员涵养“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但也须明白,积极为他们兜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必须压实的“良策”。任正非有个“金句”:“研究是将金钱变成知识,开发是把知识变成金钱。”的确,给予科研人员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他们能够体面生活,才能心无旁骛勇闯科研“无人区”,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原创性、前瞻性科技创新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打破他人的技术封锁,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紧要的还是把所有能集结的力量都汇聚起来,激活更多潜在的科研热情,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的体系化创新能力。
1956年,陈景润提交了一份科学研究计划表,研究题目是《Tarry问题》(即“他利问题”),研究内容只有一句话,“改进华罗庚先生的一个结果”。如今,也有不少青年人才坦言自己“就希望像陈景润一样搞研究”。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着眼长远,科技事业的基石将更加稳固坚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田闻之
流程编辑:u060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