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进展!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批临床
Beijing Daily
2022年4月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该疫苗由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生物研究院)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这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继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上两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后,在重组疫苗技术路线上获得的重大进展。
二代重组新冠疫苗(NVSI-06-08)是中国生物研究院基于自主建立的计算结构疫苗学技术平台,在第一代重组新冠疫苗(NVSI-06-07)的基础上,通过对流行株突变位点的进化规律和免疫逃逸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设计研发的第二代广谱新冠疫苗(突变集成三聚化RBD)。
2021年底,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统筹研发机构中国生物研究院与生产企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携手推进,完成技术转移。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均已建成GMP生产车间,具备连续生产能力。目前,已完成生产8000万剂,海外供应超2000万剂,产能可满足国内外需求。
3月10日,中国生物研究院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在线发表题为“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hybrid-type vaccine booster in BBIBP-CorV recip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2 trial”的研究论文。文章发布了中国生物研究院二代重组新冠疫苗用于序贯加强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均显示出良好效果。
2月16日,中国生物研究院在Cell Discovery期刊发表题为“Design of a mutation-integrated trimeric RBD with broad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显示出针对原型株和多种变异株的良好保护效果。
2021年12月27日,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二代新冠疫苗。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可激发人体产生针对原型株和主要变异株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充分体现了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在疫苗研发中的优势和特点。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是全球唯一在三条技术路线上研发4款新冠疫苗的企业。目前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0个国家注册上市,119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批准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中国生物二代重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注入了信心。中国生物将继续全力以赴、科研攻关、携手合作,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多维记录各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火热景象,立体呈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风尚向上向善的生动局面,集中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即日起,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文明+”传播矩阵,推出“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 当“西城小哥”的身影匆忙间略过古城墙,当高校学子在四合院石榴树下开讲“身边的二十大”,当商户们齐聚“诚信承诺墙”前重温誓言——一场场浸润人心的理论宣讲正在京华大地的胡同里巷、商圈楼宇间生动铺展。北京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探索基层理论宣讲创新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从“书面语”变为“家常话”,从“纸面上”绘进“实景画”,在基层治理的枝叶末梢上洒满新时代思想光芒。

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多维记录各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火热景象,立体呈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风尚向上向善的生动局面,集中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即日起,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文明+”传播矩阵,推出“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 去年此时,听说北京西城开展“马院进社区”理论宣讲,就有一个疑问始终在心头:高校课堂上,有的大学生听理论课感觉枯燥乏味,个别学生甚至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而请马院的学生走进社区,给爱唠家常、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他们听得懂吗,能入耳入心吗,“马院进社区”真能敲开百姓的心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