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预期仍存 各国央行提前加息
China Daily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对许多央行官员来说,在过去两年里一直扮演着政府部门的次要角色。由于发达国家的利率甚至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就已接近或低于零,大幅增加公共支出是帮助经济体渡过疫情封锁难关的必要条件。现在,央行官员们处于万众注目的状况。过去一个月,在通胀飙升的形势下,投资者旋即预计加息日期会提前,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维持低利率的承诺。
中国日报网11月17日电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对许多央行官员来说,在过去两年里一直扮演着政府部门的次要角色。由于发达国家的利率甚至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就已接近或低于零,大幅增加公共支出是帮助经济体渡过疫情封锁难关的必要条件。现在,央行官员们处于万众注目的状况。过去一个月,在通胀飙升的形势下,投资者旋即预计加息日期会提前,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维持低利率的承诺。
一些国家预期加息的时间如今提前了数年。在10月的最后几天,澳大利亚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1%左右跃升至近0.8%,与9月五年期国债的交易水平大致相当,这促使澳大利亚央行放弃将三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超低水平的承诺。11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正式放弃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虽然它表示将等到出现持续通胀情况才会加息。
10月27日,加拿大银行宣布结束债券购入计划(不过,仍将到期证券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债券市场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前就得出同样的结论,并预计明年将小幅加息。投资者对英国加息的预期急剧上升(见图表)。
同样的操作也出现在美国和欧元区,不过规模相对较小。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缩减资产购入规模。这是人们普遍预期的,而跟踪美国利率波动的波动指数在本月达到了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10月28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反驳了市场预期,即利率最快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上调,并指出过早上调利率与欧洲央行的指导方针不符。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两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在第二天小幅上升,达到2020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