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指标,北京亦庄稳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https://bj--bjd--com--cn--aa93fe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204/18/625cd3e7e4b0c7272fa4a032.jpeg)
这项指标,北京亦庄稳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
Beijing Daily
近日,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强调,北京经开区持续打造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随着工信部第三批“小巨人”企业证书的发放,北京经开区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在230个国家级经开区赛道中,其“小巨人”数量最多,位居第一。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北京经开区正在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城市级应用场景,承接科技成果转化。 在近期领证书的“小巨人”企业中
既有北京经开区
从“零”孵化成长起来的企业
也有精准引进扶持的企业
一落地便扎根北京经开区,安诺优达用9年时间,从一间孵化办公室蜕变为“小巨人”。该公司CEO李志民回忆道:“北京经开区的全产业链服务让人心安,研发过程中资金投入大,一块钱恨不能掰成两半用,在做不常用的重组蛋白表达纯化时,我们通过租用北京经开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减轻了购买设备的负担,促进技术转化落地的进程。”
而被“火箭一条街”吸引落户的星河动力,更是用4年时间,伴随着北京经开区对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视而飞速壮大,实现“连续成功,一箭多星”的突破。近年来,为扶持和吸引更多像星河动力一样的企业,北京经开区陆续成立星箭网络产业联盟,出台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最高奖励5000万元。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感慨道:“北京经开区的扶持看得见摸得着,是真金白银。”
本土培育的“小巨人”迅猛崛起,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的加入,博雅工道便是其中之一。“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让我们和北京经开区结缘。”该企业市场总监付钰涵说。目前,博雅工道进入快速发展扩张阶段,正在申请北京经开区的“首台套”政策。这项政策则是“科创二十条”之一,也是北京经开区以政策撬动科技创新而下的一步“先行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