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Beijing Daily
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不得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开展体育培训活动……北京市地方标准《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服务规范》(下简称“规范”),目前正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记者走访多家体育机构发现,地下二层问题不少。
位于长春桥附近的一家大型商超里,从步梯下至地下二层,“安全出口”门边放置着数个体育机构的招生展板。
沿通道向前,黑色地砖稍有凹凸起伏,头顶鼓风机呜呜作响。这里集中了体能、柔术、乒乓球等多家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傍晚5时,已有不少放了学的孩子,换好服装投入到训练之中。
正征求意见的“规范”,首次在场地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具体的要求: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利用改建或改用的地下空间从事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经营活动的机构,应符合地下空间使用的相关规定,不得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开展体育培训活动。
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在地下二层办班的体育培训机构不算少见。而无论家长或机构人员,对“地下二层”相关说法知晓度不高。
“如果搬到上面,环境肯定会更好,更明亮。”一位家长说。不过,培训机构的成本也会增加。“之前孩子的舞蹈班搬过家,费用就涨了。”
位于东三环附近的一处文体中心里,一家主要面向青少年开展培训的乒乓球俱乐部位置相对隐蔽。记者来到地下二层,看到大片区域为地下停车场。另一侧是静谧幽深的楼道,循着清脆的击球声才找到这家乒乓球俱乐部。场地面积不算小,但相比楼上场馆没有那么敞亮。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