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死粉黛、扭打互殴?尽兴出游别忘了带上文明](https://pic--rmb--bdstatic--com--caab1d8pd.3pco.ourwebpicvip.com/bjh/down/3c6744dde98eac8293e83451880377c0.jpeg)
踩死粉黛、扭打互殴?尽兴出游别忘了带上文明
Beijing Daily
国庆小长假开启,各地迎来出游高峰。但随着“在路上”的游客越来越多,不文明行为也不时出现———河南某网红景点粉黛乱子草惨遭游客踩踏,工作人员苦劝不住只得无奈叹息:目测踩死了一半,管不住;北京环球影城两拨游客在“花车巡游”表演中因抢占最佳观看位置发生口角,最后为此大打出手,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众目睽睽之下互殴,不听苦劝踩踏草木,这些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在大美风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目。据了解,粉黛乱子草的根茎十分脆弱,遭踩踏倒伏后几乎无法再生。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为了一张美照不惜残忍摧花,实在太过自私。此外,假期本是放松身心的好时候,景区人多拥挤出现小摩擦也正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扭打互殴,实在太煞风景。
不得不说,每逢旅游旺季,一些人出门总忘记带上文明。云南大理,即将收割的三千亩稻田被踩出各种深坑;陕西榆林,有视频博主为出名在丹霞地貌刻字;龙门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浆”。此外,还有母女上阵徒手活拔孔雀毛,3名游客在长城接力刻字……对于游园规范,各大景区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文明倡导更是铺天盖地,可煞风景行为咋就屡禁不止?原因或许多样,但违反规则的代价太低是关键。要看到,绝大多数人之所以遵规守法、令行禁止,就是因为知道违法违规的严重后果。而不同于法律“硬规则”,诸如旅游文明等“软规则”,对于违规并没有那么较真,惩处更谈不上严厉,在实践中多以劝阻与提醒为主。而在不少自私自利的人看来,这些柔性惩戒和打破规则带来的收益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故视而不见、明知故犯。加之在陌生人社会,没有熟人视线下的文明耻感,一些人更是我行我素。一来二去,不文明的“破窗效应”就出现了。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旅游文明的形成,需要循循善诱的劝导,也离不开严管重罚的跟进。一方面,要持续更新游客行为指南,让公共行为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则要用好执法的手段,提高不文明行为的代价。目前,国家层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已经落地,不少城市也拿出了相应的旅游黑名单制度,对不文明行为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大景区也不妨继续创新举措,多派巡逻人员,曝光丑态劣行,要求额外赔偿,尤其对于油盐不进的人,更得罚到痛处。前段时间,一辆越野车任性漂移造成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伤痕”累累,当地有关部门责令车主向草场使用者道歉、赔偿损失,并要求其自己去草场播种草籽。这样的力度,其他景区也可视情节严重借鉴,“等价承担代价”也应当成为旅游惩戒的常态。
“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文明养成是长期工程,严管重罚、刚柔相济,持之以恒地矫正小节,假以时日,就能让更多人在行走中成为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