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北京”串胡同——《胡同里的日常》
Beijing Daily
一转眼,来北京十五年了,纵是异乡异客,也对这土地滋生出了家的感觉,习惯性地在纸上和路上去求索这座城市的气质。上大学时,总喜欢挑一个没课的下午,独自坐很久的公交车,从海淀中关村一带到四九城里闲逛。也不逛天安门故宫,也不逛北海南锣鼓巷——那都是有朋友来北京玩时陪他们一起逛的,一个人时,最爱的就是串胡同,越游客罕至的越好,越“野生”“在地”的越好。那时手机导航还不发达,也不惧迷路,在窄窄的巷子里七拐八拐,走到哪全随缘。倒也因此见识到许多随缘的日常风景,譬如老四合院檐头的乱草、遮蔽盛夏天日的清凉槐荫、风中摆动的不知谁家晾晒的衣物、院门口板凳上用纯正京腔拉家常的妇女,等等。这些画面透出一种从世俗中结晶的诗意,无序而鲜活,未曾排练却随时上演,令我迷恋,至今如是。对我而言,只有当在胡同中自在穿梭呼吸时,北京才卸下“国际大都市”的岸然华服,露出它朴素亲人的内在质地。 胡同对我一个外来者尚有如此磁场,对尚君义这位老北京来说,胡同所赋予和呈现的,就更深入骨髓,难割难舍。尚君义先生是职业摄影师,50后,毕业于工艺美院,拍过故宫、长城等诸多北京名胜,翻开《胡同里的日常》之前,猜想大抵也是类似的关于建筑景观的影集,然而看到第一张图片就乐了:这明明是人的景观啊!三个女人,站在米市胡同康有为故居前,左边年轻些的抱着胳膊往别处看,右边一个瘦脸老太转头望向摄影者,当中一个上了年纪的怀里抱着孙子,张开嘴正说着什么。尚君义在配文中录下了这瞬间的对话:
“老瞅见您在这儿转悠,照这照那儿的,敢情您记者呀?”
“阿!是记录这胡同。来,给您也记录一张?”
“嗐!照我这老眉塌眼的干嘛?又没个模样儿。”。
瘦脸儿老太太说:“多嘴问您一句,我就纳闷儿了,净照这破胡同有嘛用呀?”
“留个影,留点念想儿。这溜儿胡同挨个儿数,就属这院大。”
经由照片和文字,这样一个随意而热气蒸腾的瞬间被抓住了,留下来了。女人们脸上还带着突然注意到摄影者的小小惊讶,正向随之而来的热情转换着,衣着、姿态、表情都充满动态的即兴,和背后的名人故居相映成趣,这趣味绝非是正襟危坐的摆拍、拗造型能带来的。这让人即刻想起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翻看这部胡同影集,感叹尚君义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摄影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瞬间大师”!你看呐,被老太太突然开门呵斥的孩子,吓得一激灵,拔腿逃跑的瞬间,人成了影儿,塑料拖鞋腾在空中;玩弹球的孩子,正全神贯注盯着目标,大拇指上蓄势待发,快门好似正按下在弹出去的前一秒;什刹海边光膀子躺着乘凉的大爷,在凉风中正高举起胳膊松活松活,像发出一声舒坦的叹息……在这一个个关于普通人的瞬间中,胡同活起来了,北京活起来了,就好像你也正从那里路过,偶然地看到了一幕生动活泼的即时景观。在这些景观里,不整洁、不文雅、不庄重也没关系,光膀子的大爷,光屁股的小孩,抠牙的,挖耳掏鼻的,摄像头都不忌不避,它们反而验证着真实生活的随机性,张展着世俗民间的棱面。注视这些照片,真如同亲身漫步在胡同里,人们好奇的视线、口里的热气都扑到你面上来。
当然,有所不同的地方是,这些照片拍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头十年的北京,随着时间变迁,它们自然也相应地获得了史料价值。比如你可以看到公用电话三分钟一毛的招牌,或者贫嘴张大民式的逼仄又热闹的胡同婚宴。当隔着时间去看这些细节,更因了新鲜的张力而趣味十足,也让如今习惯了鸽子笼的我们,不由暗暗羡慕着曾经亲密无间、你来我往的邻里人际关系。照片中的人极少是独自的,大都处在与别人、与群体、与周边环境的交互之中,迎面总有面对面打招呼拉两句闲话的街坊,伸出手心手背做游戏的孩子,甚至碴架的小青年,他们都处于胡同空间所塑造的亲密关系当中,那是一种现在正在日渐消失的“附近”。在日渐原子化的时代,愈发染上怀旧的意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