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发、素颜、衣着宽松:拒绝“服美役”的中国女性
The New York Times
一些中国女性正试图摆脱对外表的痴迷,拒绝为追求主流定义中的魅力而付出高昂甚至痛苦的代价。她们希望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个人发展上,挑战传统性别规范。
莱金德·朱(音)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美女。身材高挑、长发齐肩的她是大学模特队的领队,这些模特经常被要求穿着紧身裙装,化着夸张的眼妆,在校园时装秀的T台上走秀。
从大学毕业后不久,莱金德·朱的外貌再次引发了关注,但原因却与之前截然不同。今年夏天,她在以生活方式网红而闻名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发了一张超短发素颜自拍照。
“从model(译注:模特)成为自然女,”莱金德·朱在帖子中写道,还附上了自己模特生涯中“变身前”的照片。“好舒服!”
莱金德·朱的照片收获了1000多次点赞和大量赞美。人们还称赞她不畏压力,勇于反抗传统的审美标准。“这也太勇敢了,”一条评论写道。
鼓起勇气是有必要的,因为网上对莱金德·朱新造型的认可并不是故事全貌。负面评论也是有的,她都给删除了。
留一头超短发的莱金德·朱(音)。 Legend Zhu
莱金德·朱(音)做模特时的照片。 Legend Zhu
在中国,任何与女权有关的事都可能是敏感话题。中国共产党长期宣称性别平等是其核心原则之一,但对民间组织十分警惕。在网上发表女权言论的女性总会遭到羞辱,有时她们的社交媒体账户也会以“性别歧视”为由遭到删除。遭受权势男性不端性行为对待的女性要么在法庭上败诉,要么被迫保持沉默。
《剩女:中国性别不平等死灰复燃》(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一书的作者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表示,中国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正在加强。她说,大学招生和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促使部分年轻女性抵制性别角色分工,包括那些与外表有关的规范。
大批年轻女性受到了一种日益兴起的趋势的鼓舞,即拒绝中国互联网上所谓的“服美役”,23岁的莱金德·朱就是其中一员。“服美役”即为追求主流定义中的魅力而付出高昂、有时堪称痛苦的代价。而这些女性的理念是,不应把时间和资源花在达成美丽的标准之上,而要投入到个人发展之中,这包括接受教育和职业成长。
“为了保持美,得不停地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去维持美丽,”莱金德·朱。“但我发现大部分的男生是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我就觉得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