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上声誉还被制裁?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的沉默可能令其损失惨重
Voice of America
自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以来,任何与俄罗斯相关的领域都成了西方跨国企业的公关禁区。与西方公司潮水般退出在俄业务相比,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保持着与俄罗斯的联系,有的甚至加码对莫斯科的支持。
不愿沾染亲俄标签 西方企业退出俄罗斯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团队整理的一份跟踪统计清单显示,截至3月17日,已经宣布部分或全部退出俄罗斯市场、暂停对俄罗斯投资的国际企业和协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400家,它们大多数是欧美和日韩企业,
本月初,麦当劳和星巴克宣布将暂时关闭在俄罗斯的数百家门店,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决定暂停在俄业务。
悉尼大学亚太政治经济事务专家、社会学副教授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认为,许多西方公司退出俄罗斯的原因是出于公关压力。巴博斯对美国之音说:“我们过去从未见过这种针对冲突的公关反应。过去,公司会因为员工受到威胁而关闭办公室,但在俄罗斯,显然没有员工受到威胁。风险在于声誉。”
他说:“就西方公司而言,我认为主要是民间社会的压力。俄罗斯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目前公众对俄罗斯的反应非常强烈。许多公司与这场冲突无关……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退出了俄罗斯市场。它们是在回应消费者的压力,或者说是对它们所认为的一种好的公关的回应。”
中国国内舆论挺俄 华为加码支持莫斯科
与数百家西方企业对俄罗斯的抵制相比,那些在国际上知名的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暗中保持对俄罗斯的支持,有的则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保持沉默。
据英国媒体3月6日报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通讯技术巨头华为公司选择支援俄罗斯政府,帮助俄罗斯进行网络维护,对抗俄罗斯受到的网络入侵。华为乌克兰分公司3月7日曾在官方脸书页面“辟谣”,称有关消息不属实。但这条声明随后被删除。
另外,华为还同时计划委托在俄罗斯的5家研究中心,为俄罗斯培养5万名技术专家。
一些中国公司因为国内民族主义舆论压力,扭转其俄罗斯业务上的公开立场,或者选择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