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盖气象卫星、火箭发射等项目,航天科技集团成功签约50余个项目
Beijing Daily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29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与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等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500亿元,再创集团公司珠海航展签约金额历史新高。
此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宇航、防务和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三大板块。其中,宇航领域合作覆盖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以及火箭发射服务、商业航天等众多重大项目;防务领域涉及一系列重点军贸产品出口;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围绕氢能、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聚焦遥感卫星服务应用,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签署意向协议,拟委托五院开展后续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水色观测和海洋监视卫星研制,随着卫星系统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全球覆盖的海洋观测能力。
风云卫星走过半个多世纪,它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也是自主创新的争气星,还是服务全球的中国星。签约仪式上,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工程管理办公室与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八院签署气象卫星采购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气象卫星工程领域的合作后续,我国将正式建成多星组网、灵活机动、互为备份的支撑精细预报的“智慧协同观测”气象业务系统,为促进全球防灾减灾和气象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太空唱响“东方红”,基于亚太星通和长城公司在亚太6D卫星在轨交付项目成功的合作基础,五院与长城公司和亚太星通签署采购意向书,届时五院将研制交付一颗基于东方红系列卫星平台的欧非高通量卫星;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长城公司联合五院共同推出东方红3E通信卫星平台,已向全球多个用户提供了方案建议,亚太6E卫星作为首个应用项目预计于2022年发射。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地震灾害类谣言以及炒作社会民生话题等方面,相关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涉春节春运谣言影响节日氛围。1月恰逢新春佳节,个别不法分子却借机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相关谣言,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添堵”。如春运高峰期,有人散布购票、出行等谣言,声称“购买‘加速包’可优先购票”“春运路上,山东聊城隧道多车相撞14人当场遇难”“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有意制造焦虑、误导认知。又如,个别网民或自媒体捏造所谓“2025年河南许昌、辽宁锦州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消息,歪曲相关地方政府通告内容。还有网民在春节前传播“山东青岛、新疆吐鲁番等地开展‘交警全城大检查’”等旧谣,此类谣言曾在全国多地传播且相关部门已多次辟谣,别有用心者仍冒用“交警大队通知”官方口吻再次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涉地震灾害和事故谣言干扰秩序。1月,新疆、宁夏、四川、西藏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尤其是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抢险救灾之时,个别网民和自媒体通过拼凑网上旧图“移花接木”、利用AI造图“无中生有”等种种不法手段,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担忧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谣言“西藏定日县地震遇难265人”,罔顾真相编造虚假遇难人数;网传热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实为AI工具创作而成,传播者有意将其与西藏定日地震关联,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山西大同发生9.6级地震”等危言耸听的涉地震谣言,以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着火”“北碚缙云山又起火”等火灾事故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