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分陰陽嗎?](https://www.webjosh.com/assets/img/source_default_img/china-chinese-ta-kung-pao.jpg)
茶有分陰陽嗎?
Ta Kung Pao
文 / 學茶人洪錦鉉
《易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初的混沌元氣,運動生出陰陽。《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萬物都有陰陽兩種屬性,互相衝氣交和實現統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
從陰陽學說的角度來講,陰陽概述的是任何事物具有兩面性,可以分成陰陽。茶也如此。茶類分陰茶和陽茶有不同的主張,結果也會有不同。有一主張是以茶葉製作過程中「殺青」作為關鍵的劃分,沒有「殺青」的茶,黃茶、白茶、黑茶為陰茶,其茶氣內聚收斂,越存越香濃;有「殺青」的茶,綠茶、青茶和紅茶,為陽茶,其茶氣不斷地往外吐發散,容易失去原來口味。
最為人熟知的劃分主張是茶葉的發酵來劃分陰茶和陽茶。陸羽《茶經》:「茶之為用,味至寒」。茶,本性屬寒,陰性。茶內含物質在經過發酵和陳放等方式會逐漸氧化和轉化,茶性轉為陽,暖性。因此,發酵程度高的有助生陽護陽的茶為陽茶,黑茶(包括普洱熟茶)、紅茶、老白茶。發酵程度低的不助於升陽的茶為陰茶,綠茶、(不足7年的)白茶、黃茶、(不足7年的)普洱生茶。
最近,我以茶之陰陽為主題,為慈善組織---國際中華福利基金會設計了一款限量版的給慈善捐款者的回禮茶,名之「太和茶」。國際中華福利基金會計劃在香港社區和學校推行中醫慈善服務和教育宣傳工作,推動「治未病」的保健養生理念,以期為社區居民和學生帶來更健康的生活,及減輕不斷增加的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太和茶」,取名自清代王夫之《張子正蒙註‧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太極,生兩儀,生生不息,「陰與陽和,氣與神和,是謂太和。」茶,得天地而生。茶道,即養生之道,得陰陽和,得氣神和,壽長合和。「太和茶」的茶葉來自貴州高山雲霧茶園,由「金花黑茶」與「日曬白茶」,即為「陰與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