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生缺乏中国及中文教育 报告指政府需要有策略改善
Voice of America
英国一所智库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英国学生缺乏中国及中文教育,对英国社会未来应对中国的发展不利,需要增加中学生的兴趣和支持,大学方面也要对捐款有更大的透明度,以防对学生及学者的政治压力。牛津大学学者指,各界都对中国更有认识,讨论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圣安德鲁斯大学学者则指,香港移民潮带来广东话教育的需要。
牛津大学学者指,各界都对中国更有认识,讨论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圣安德鲁斯大学学者则指,香港移民潮带来广东话教育的需要。
报告作者:英国需要发展应对中国的能力
一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英国过往25年来,在大学学习中国研究的学生不升反降,拨款方面也有困难,而在中学层面,中国和中文方面的教育也不足够,不利培养新一代英国人对中国有所认识,去应对未来的需要。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发表报告,指中国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在过去20年不断提升,但英国自1999年以来,都没有做过一份评估去研究英国高等教育界中国研究的状况。
报告作者纳兹勒(Michael Natzler)在发布会说:“英国政府需要有一份策略去发展应对中国的能力(China capabilities),并确保未来需要的相关资源。”他解释,应对中国的能力指的是使用中文的能力,尤其是使用普通话,和对中国的认识。
这份报告访问了超过40名学者、政府及商界专家。报告指,在大学方面,1999年时英国大学有300名学习中文的毕业生,但到了2015年,数目仍然是一样。在2019年9月到2020年9 月之间,英国大学的中国研究学系提供的单一荣誉学士学位,即是只专注中国研究而非同时研究其他科目,由13个学系减到9个。学生与职员的比例也降低了40%。
作者建议,需要有相关的活动去提升中学生对中国研究学位的需求。同时,报告指英国政府需要确保会有足够拨款,持续地资助相关的研究生,以免他们从学院中流失。
报告亦指,英国大学研究中国的学者十分重要,但这科目现时相较其他科目是比较政治化,学者和学生都会担心若然中国不喜欢他们的工作,会面对签证和研究方面的挑战,在确保学术自由方面有困难的地方。报告建议,大学要有关于国际化和学术自由清晰的准则,而且需要对捐款有更大的透明度。
报告建议改革英国中学普通话课程
报告有提到英国大学有29间孔子学院,作者认为孔子学院在大学的角色越来越受到注视,他们需要准备好与外界对话,公开他们的学生的人数和水平,来显示他们对英国的普通话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