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http://img.xinmin.cn/xmwb/2021/12/NEM1_20211220_C0327013868_A3081380.jpg)
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
Xinmin Evening News
我们一直说“冬至大如年”,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精神角度来看,冬至都最重要。冬至,是回家的路,不管短,还是长。
冬至,第二十二个节气,全年最重要的节气,没有之一。如果有之二,就是相对应的夏至。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来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就是冬天潜伏的阴气到了极点。
冬至、夏至是中国人最早测定的两个节气,尤其是冬至。时间本来是线性的、持续的、均匀的、单向的。在线性的、持续的、均匀的、单向的时间中,中国人最先观察到的循环往复是,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阳显得那么低,影子显得那么长。这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冬至”。而相对应的,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阳显得那么高,影子显得那么短,这就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夏至”。
这两个“节点”把持续的时间分成了一段段的。随之发现的节气是“秋分”和“春分”:从夏至到冬至的中间点是秋分,从冬至到次年夏至的中间点是春分。再随之发现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十四个“节”逐步成体系地发现并归纳出来。每个“节”有它特有的气候、气象、气质、气韵,并对动植物、人和农耕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节气”。就这样,中国人终于建立起覆盖天文、气候、物候、农事、人体、命相、民俗等在内的宏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并深入到哲学、精神层面,成为农耕时代中国人的“文化时间”。其中,冬至,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精神角度来看,都最重要。所以,我们一直说“冬至大如年”。
在我国民间还有人根据数九方法绘制“九九消寒图”,图中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因此也称作“写九”。
陈以鸿 制作
冬至最阴,夏至最阳,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国语·越语下》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中国人的阴阳思想,阴阳辩证统一、阴阳相互转化的观念,都与此有关。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转一年得到的时间历法,所以是阳历。中国的农历,是阴历的“月”和阳历的“年”的结合体,是阴阳合历,并不是纯粹的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