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萝卜加大棒:特朗普疏远盟友之际中国如何对待邻国
The New York Times
地缘政治趋势在变化,但中国仍致力于实现主导亚太的目标。北京一方面摆出友好姿态拉拢邻国;另一方面继续强势的武力展示,警告不要采取对中国有害的政策。
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上周末在东京会见日本和韩国外长时表示,在中国看来,如果三个邻国共同努力,贸易和稳定会有巨大的“潜力”。他引用谚语“远亲不如近邻”,称之为三国共有的“东方智慧”,似乎也在暗指美国是一个不可靠的远方盟友。
但是,就在官员们谈话的时候,两艘中国海警船不寻常地侵入东海争议岛屿附近的水域。前往拦截的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装备武器的中国船只一直在追赶一艘日本小渔船。
日本表示,此次侵犯持续了近四天,是中国迄今在该争议岛屿周围海域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中日两国都声称对该岛屿拥有主权。日本外相说,关于这些无人居住岛屿(日本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围此类活动的增加,他已于周六向王毅提出抗议。
面对正在迅速调整美国的世界地位的特朗普政府,北京在做出友好承诺的同时部署武装舰艇,反映出其政策的两面性。
位于华盛顿的研究机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S. Glaser)说,中国正在对邻国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目标国有利于中国利益的政策给予奖励,并警告其不要采取对中国有害的政策。”
去年在争议岛屿(日本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附近的一艘中国海警船。这些岛屿由日本控制,中国也声称拥有主权。 Kyodo News, via Getty Images
一方面,随着特朗普疏远美国的盟友,包括征收关税,以及——具体到日本——质疑一项防务条约的公平性,中国看到了拉拢这些国家的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似乎已经断定,在众多美国盟友感到脆弱、质疑美国的可靠性之际,特朗普粗暴的外交政策给了中国推进自身利益的筹码。
“中国认为特朗普疏远美国盟友提供了一个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北京就会避免表达不满,”葛来仪说。
澳大利亚似乎就是这种情况,它与中国的关系时不时陷入动荡。安东尼·阿尔巴内斯总理2022年上任后开始修复两国关系。此后,中国取消了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红肉和龙虾等一系列出口产品的限制。上个月,中国和澳大利亚国防官员在北京举行了六年来的首次高级别会谈。
但就在几天后,一支中国海军舰队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了绕澳大利亚航行,并首次在该地区进行了实弹演习,迫使数十架民航班机改变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