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点名三个产业“过剩”威胁美国 强调并非出于反华情绪](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D26E/production/_133107835_whatsubject.jpg)
耶伦访华点名三个产业“过剩”威胁美国 强调并非出于反华情绪
BBC
耶伦所提的几个行业都是被中国政府寄予厚望,用以提升经济质量的重点行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4月4日下午抵达中国广州,开启六天访华行程,距离她上一次访华过去九个月,会见的人员也大致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耶伦再次会见退休后的刘鹤。有媒体报道称,刘鹤在卸下所有职务后,仍参加中国政府有关经济事务的内部会议,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中国要在一些领域与美国合作,另一些领域则要反击,而刘鹤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对北京而言极为有价值。
与耶伦主要会谈的副总理何立峰在中共“二十大”上进入政治局委员行列,现年68岁的他在2014年成为负责规划中国经济运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副主任,2017年升任主任。
谈了什么
九个月前,耶伦访华主要传达反对中美“脱钩”的信息,建立和深化与中国新经济团队的联系,减少误解的风险。
九个月后,耶伦再访华的信息更聚焦——“美国将不会接受新兴产业如同10年前美国钢铁领域那样,被获得补贴的中国廉价进口产品大批摧毁。”
在本周一(4月8日)的记者会上,她表示,此行重点是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清洁能源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与中国政府沟通,这些问题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构成了威胁。
她也解释了背后的逻辑,对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大力支持,产能大幅攀升,而中国国内需求疲弱,因此行业出现过度投资,商品价格被人为压低,当这些产品出口到欧美,当地企业的生存将陷入困境,如同十多年前,中国钢铁席卷全球市场一样。而且,“中国今天的经济体量太大了,中国主体采取的行动可以改变国际价格,可能让美国和其他国家公司的生存成为问题。”
耶伦进一步强调,“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并非出于反华情绪或脱钩的愿望”,相反是出于防止全球经济失调、与中国建立健康经济关系的愿望。同时耶伦也未威胁对“产能过剩”的行业施加新的关税。
此外,两次访华,耶伦都警告中国企业应避免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援助或协助,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
在耶伦的记者会当天,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抵达北京,开启两天访华行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谈。
中国回应
耶伦在访华前就定调于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的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也举行媒体会,称中方对产能问题高度重视,在与耶伦财长的各层级会见会谈中均对此作出充分、理性的回应。具体而言,他给出三点回应:
与此同时,在巴黎主持召开“在欧中资电动汽车企业圆桌会”的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隔空喊话”,美欧等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毫无依据。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不是依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